基层青春在实践中闪光河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

今年暑假期间,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三下乡”小分队一行25人,在张家口崇礼区展开暑期社会实践专题调研,他们累计徒步60多公里,进行了为期6天的实地考察,并利用专业知识开发了“崇礼旅游”APP,为崇礼打造特色旅游,为冬奥会加油助力。

一、周密部署,突出主题

多年来,共青团河北省委始终立足河北实际,每年围绕河北省党政中心工作设置专题,组织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参与活动的青年师生有20余万人。

今年,为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在河北省组建了支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深入河北省62个扶贫重点县的余个贫困村,进行扶贫帮困服务。同时,围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组建了支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服务小分队,重点从贫困救助、医疗救助、权益维护、心理辅导、假期照料等方面开展服务。

作为学习李保国精神的主力军和先锋队,今年河北农业大学的暑期实践活动以“学习李保国精神,做扶贫攻坚榜样”为主题蓬勃开展,组建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支,截至八月底,河北农业大学百余支“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暑期社会实践捐赠各类图书2万余册,文体用品余件,开展科技培训会80余场次,指导农民余人次,发放调研问卷万余份,“一对一”帮扶儿童余人。

二、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在活动中,共青团河北省委鼓励各高校深入农村、深入基层,结合当地的实际需求,将最先进、最实用的知识和技术送到农民身边,为农民贴心服务,真正为实践地做出贡献。

为解决山村交通环境恶劣、信息不发达导致水果、菌类和农产品无法及时出售的问题,7月17日~22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孟颖老师和电子商务专业的7名学生组成的扶贫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小分队,专程来到秦皇岛市青龙县陈台子扶贫村,将“互联网+”销售技术带进农村,队员们通过PPT面对面地向村民讲解如何搭建网上电商销售平台,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注册网店,如何线下运营,还为乡亲们推荐了一款APP——“农天下”,让农民能及时与专家交流,解决了种植管理方面的后顾之忧。

河北医科大学“博士生服务团”连续20年开展送医下乡活动,受到群众广泛欢迎;河北大学“关爱老人”志愿服务项目,自年起持续为社区老人送去温暖与呵护;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年开始实施的“绿色电力”项目为老少边穷贫困群众“送设备、送人才、送服务、送光明、送繁荣”,参与学生达人,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三、接受教育,增长才干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始终把广大青年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作为目标。

7月中下旬,河北师范大学“晏阳初”三农学社实践队60余名师生分为4个小队分赴赞皇县李家庄村、黑石村、井陉县三峪村、顺平县康关村开展义务支教活动,实践期间恰遇河北省发生特大暴雨灾害,赞皇县、井陉县成为暴雨侵袭下的重灾区,几十名实践队员们在缺水缺粮、与外界失去联系的境况下被洪水围困48小时之久。但是队员们仍然坚持完成了所有的支教任务,让爱心深入农村课堂,用行动温暖乡里乡亲。通过这次实践,同学们更接地气了,理想信念也更加坚定。在实践日志中,有的同学激动地写道:“青春,就该扛起时代的责任与使命”。

在活动中,共青团河北省委强调各高校突出自身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特别是要把“三下乡”社会实践与调研河北、挑战杯、创青春大赛等结合起来,让学生增长才干,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科研创新的高度融合。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根据多年开展的“情暖童心”社会实践活动撰写的《情暖童心—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获得了“调研河北”社会调查活动特等奖,被河北省社科院列入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民生调研课题;石家庄铁道大学带着为农村环境整治出谋划策的课题,从年开始,组织建筑与艺术学院的多学生,到张家口赤城县50多个村、0多户人家走访调研,编辑了近页的《张家口市赤诚县农村环境整治导则》,为当地环境整治提供了技术支撑,大学生在调查研究、撰写报告的过程中也增长了知识、提升了素养。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

编辑

杨代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lizx.com/clxmj/126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