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会暨“世界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专业培训班于杭州良渚顺利召开。此次会议邀请了世界文化遗产领域的多位专家进行现场授课。为向广大遗产爱好者分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我们将陆续刊出年会期间专家授课的整理内容,以飨读者。
肖莉:世界遗产第三轮定期报告工作安排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世界遗产处处长肖莉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在良渚古城遗址再次见到了各位领导和同事们,在此我谨代表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世界遗产处对大家长期以来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帮助表示由衷地感谢。
我们国家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家庭不断有新的成员加入,截至目前共有37项文化遗产,4项混合遗产,总计个世界文化遗产地。各个遗产地的保护管理机构、省级文物部门的同事们同我们一道,共同承担起替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共同守护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源的重任。为此,我们需要积极参与和遵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框架下建立的各项工作和制度,这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参与国际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下近期我们响应世界遗产中心的号召要开展的世界遗产第三轮定期报告工作。在座的各位可能很多都参加过第二轮的定期报告工作,但还有一部分人是刚刚接触这项工作,所以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它相关的背景情况。
遗产监测是世界遗产保护治理的一个重要的手段,目前有三个主要的形式:定期报告、保护状况报告、反应性监测。定期报告,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开展的这项工作,是由世界遗产委员会制定,世界遗产中心组织开展的,在一个通用的标准下对所有世界遗产地进行的自查。它主要是对缔约国及遗产地在执行公约、守护遗产突出普遍价值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的反馈。
具体来讲它需要达到四个目的,除了刚刚提到的这两个之外,还要收集遗产构成要素的变化情况,以及遗产周边环境和缓冲区内发生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得出它的变化趋势,最后根据各个地区所有遗产地的信息编制一份地区的定期报告,制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指导该地区所有国家世界遗产地的保护管理工作。定期报告制度为同一地区内的各个缔约国提供了一个区域合作、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的机制。
保护状况报告主要是当世界遗产中心了解到某些遗产地发生了可能会危及遗产价值的情况时发生的,他们会通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决议的形式,要求缔约国提交遗产地的保护状况报告。保护状况报告不像定期报告那样需要按照复杂的指标面面俱到地说明遗产地的情况,只需要对决议中提到的问题要点做出一个准确、完整、客观的评述。保护状况报告提交到世界遗产中心之后,会转交到相关的国际专业咨询机构进行评估,假如材料不完整或者相关信息有缺失的话,还需要缔约国进一步补充。针对同一个遗产地,世界遗产委员会可能会要求反复提交保护状况报告,直至问题得到一个比较完整的解答。国际咨询机构还会根据他们所得到的信息和评估结果,对遗产地的保护管理提出改进的建议,以确保下一步工作的正常开展。
我们国家近年来有很多遗产地被要求提交保护状况报告。比如说长城,主要是由于京港铁路上崇礼火车站的建设情况,国际社会担心对长城的保护和周边环境景观有影响。此外,西湖在年申遗的时候曾经承诺过,由于岸边的香格里拉饭店影响西湖的景观完整性,因此将会采取降层的措施。国际社会此后便一直针对这一建问题要求我们提供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状况报告,直到年的时候香格里拉的降层正式落实。此外还有像鼓浪屿、花山岩画这些新晋的世界遗产,在申遗成功之际,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向他们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意见,遗产地需要就这些意见的落实情况,在申遗后提交保护状况报告。可喜的是,这些保护状况报告都通过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审议,尤其是大运河的保护状况报告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获得了年世界遗产国际优秀案例,这在我们整个国家的遗产保护事业中是一个非常高的成就。
保护状况报告实际上是一个国际社会他查和我们国家自查的结合。我们接下来看一下反应性监测。反应性监测往往是针对一些突发的事件,或是国际社会认为对遗产价值会产生重大威胁的情况,会要求缔约国邀请专业咨询机构和遗产地,三方共同进行反应性监测。举例来说,武当山古建筑群当年在丹江口水库的建设过程中,发生了大坝建设引起水位增高的状况,引发了一些争议。在年,他们对现场进行了一个调研评估,随后给出一个评估报告,提交世界遗产中心。还有就是年初大昭寺发生火灾,年国际方面也组织了一次反应性监测来考察我们后续的处理措施。专家在上述几次反应性监测现场考察之后都给了一个比较正面的评述,对我们的相关措施以及实施的效果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遗产地的警报也就及时解除了。以上我们说的这三种监测手段相辅相成,既有来自外在的国际监督,同时也有国内的遗产地的自我检查。
接下来我们重点说一下定期报告。定期报告在此之前已经开展过两次:第一轮是年到年,第二轮是年到年,现在正在开展的第三轮从年开始到年结束,前两年分别在阿拉伯和非洲地区启动了,今年在亚太地区,随后则会在拉美和加勒比海、欧洲和北美地区展开。
相比前两轮定期报告,第三轮报告的主题性更加突出,指标设置也更加系统、完善,在强调遗产地能力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