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四种模式rdquo崇

白癜风有什么药 http://pf.39.net/bdfyy/bdfyw/180412/6162073.html

从脏乱差到文明村,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是脱贫攻坚、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明显、最直观的成果。近年来,我区集中力量攻坚,创新提出并实施了宅基地退出、民居退出、民居新建、民居修建四种模式的民居改造工程,彻底改善个村村民的居住环境。同时,以“四种模式”打基础,以完善配套促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暖春三月,微风和煦,天空湛蓝一条平整的乡村公路从清三营乡清三营村的一头延伸到另一头

一排排红瓦白墙的整齐民房依山而建,村民们望田而居。道路两旁的杨柳树迎风而动,村委会门口的健身器材旁村民们三五聚集,边健身边谈笑,一片欢声。

然而三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模样。清三营乡曾是崇礼农村面貌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严重的乡镇,由于位置偏远、产业单一,全乡户人,有近三分之一都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4个行政村大多也都是“老人村”、“落后村”,房屋、道路等设施更是“老龄化”十足。年,清三营乡“以拆为主”,实施了14个行政村全覆盖的民居改造工程,三年来,共改造户,其中新建户,修缮房屋户,宅基地退出户,民居退出61户,全乡农村人居环境从过去的“老龄化”彻底变成了“年轻态”。

清三营村70岁的老人刘志刚说“以前雨天两脚泥,刮风满嘴沙,房屋散乱的小村庄如今大改风貌,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坦了。”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住房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我区开始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来以“四种模式”共计改造提升个村全区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迈出了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第一步白旗乡上窝铺村也在这次农村建设的大整治中发生了巨变,村里户村民全部搬进了新房子,供暖用上了煤改电,宽带、天然气管道进入每家每户......配套设施“一步到位,百年不落后”,打造了我区宜居乡村典范。还有一大批村庄,如上三道河村、阳坡村、大茶底村、巴图湾村、老芽茬村、下四杆旗村......,都在乡村整治建设中完成了华丽蜕变,成为了更加宜居的产业村、文明村、旅游村......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带着这一任务,我区沿着脱贫摘帽到乡村振兴的方向,统筹谋划,因需施策,不断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村庄亮化、绿化、美化和综合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和污水治理等建设,全力打造外在美与内在美兼优,景观性与功能性统一的新时代生态宜居乡村环境,力争以最好的崇礼形象迎接冬奥盛会。

编辑:徐建军

编审:武俊婷

监审:刘海龙

文末右下角点个“赞“点个“在看”吧,小编的工资就靠它了

来源:崇礼区融媒体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lizx.com/clxzx/103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