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温岭党史县志人物赵裕平烈士

从温岭中学走出去的红军干部

浴血奋斗为党捐躯

赵裕平传略

赵裕平,男,又名小桃,温岭县坞根乡小坞根村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温岭中学。年,为掩护战友逃离,英勇献身。

年下半年,中共温岭县委常委(军委)柳苦民、委员叶景泰来到寺基、西山下、小坞根一带活动,宣传革命道理,发展党的组织,开展武装斗争。赵裕平听了革命道理的宣传,顿开茅塞,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为贫苦百姓谋幸福求解放的党。11月,经柳苦民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年3月,参加温岭坞根游击队,负责筹集粮饷。

赵裕平人党后,不惜牺牲个人一切。他卖掉家里仅有的小塘里二亩半水田,作为革命的活动经费。

  年3月,坞根游击大队在寺基横坑溪回龙宫成立,赵裕平任军需之职。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二团,后扩编为二师,赵裕平是团委、师部的主要领导成员,继续负责军需工作。

图为红二师符号(上)

国民党温岭县政府训命(右)

7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二团成立后,为该团领导成员,负责军需工作。他从事革命活动,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极端仇视,先后三次烧毁他家的房子、家具,进行迫害,他毫不动摇。红二团受挫后,于年返回温岭重组游击队,在乐清湾、漩门湾等岛屿上,依靠群众,坚持斗争。国民党温岭县政府、浙江省保安司令部先后对他悬赏“购缉”和诱降,均未得逞。

赵裕平在坞根一带进行游击活动引起国民党政府的极端仇视。国民党地方武装曾三次到小坞根,先后烧掉他家的房子。但是,烈火并没有烧掉他坚强的革命意志,反而更加激起他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深仇大恨。

▲红十三军战斗序列表

▼坞根红十三军纪念塔

年2月18日,程顺昌等18名游击队战士在下呈陡门头战死。坞根红十三军损失惨重。赵裕平在坞根一带无法立足,多次到上海找红十三军军长胡公冕,均未找到。年底,赵裕平从湖州回到坞根,找到应保寿、张梅庭等人,重拉队伍,重新组织游击队,与国民党地方武装周旋于温(岭)、玉(环)、乐(清)边境的海岛上。

年10月2日,赵裕平与应保寿部驻在玉环洋屿岛上,陈作梅率基干队由岙环乘船渡海“清剿”。游击队在山上开枪还击,陈作梅的基干队强行登陆,占领了制高点。由于敌强我弱,有3名游击队员不幸牺牲,赵裕平带领18名队员退到洋屿关庙。洋屿关庙三面均是高墙,西面是悬崖陡壁,下去就是大海。基干队把洋屿关庙包围起来,无法强攻,便叫岙长出来喊话:“叫赵裕平把枪交出来,就放人出去。”赵裕平回话,叫陈作梅自己来拿。陈作梅不敢去。

  陈作梅见硬的不行,便来软的一手,通过赵裕平在蒋山的一个老亲说降,并以封官相许,赵裕平不予理采,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

  洋屿渔民知道游击队被围在洋屿关庙,深夜把小船撑来停靠在岩脚下,接应游击队撤退。赵裕平把在庙里开小店的一条粗布被拿来叫队员扯片搓成绳挂到船上,逐个顺着绳溜下去。到黎明前,陈作梅指挥基干队发起进攻,庙里已空无一人。

▲温岭坞根烈士陵园的赵裕平烈士墓

  年1月18日,国民党温岭县政府四处张贴布告,悬赏元购缉赵裕平。同年4月15日,赵裕平和张梅庭率游击队30多人驻横床岛。陈作梅率基干队60多人从白壁滩头深夜渡港偷袭,从西头登陆。这时天色微明,基干队进山搜索。赵裕平和张梅庭指挥游击队一边进行阻击,一边向东头下船撤退,在珠泗门头地方击毙了陈作梅。群众为此称快。

  年6月20日,国民党浙江省保安司令部发布通缉令,饬属会同剿缉赵裕平。8月13日,赵裕平率领10多名游击队员乘坐一只卷底船从大青岛出发到苔山去,只见玉环楚门巡警有3只卷底船停在苔山尾,船上站着两个哨兵。赵裕平急忙叫老大掉转船头向西撤退。敌人正搜山完毕,见洋面上有船驶来,立即集合部队上船追击。双方在洋面上进行了一场激战。游击队退到东门湾,准备从茅寮上岸,白壁保卫队听见枪声追出来拦截。这时赵裕平已身负重伤。他躺在船上作掩护,命令队员赶快跳水撤退。当敌船靠过来时,他忍住剧痛,用两支木壳枪对准敌人狠狠射击,打伤敌人3个,自己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壮烈牺牲。

年8月13日,他率部从大青岛乘船去苔山岛,与敌“新宝顺”舰和楚门水警队遭遇。在激烈战斗中,他身负重伤。躺在船上对战士们说:我走不动了,你们不要管我,赶快跳水撤退,由我掩护。当敌船靠近时,他忍住剧痛,双手开枪阻击敌人,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温岭烈士纪念馆烈士墙中的赵裕平

文/温岭党史第一卷

图/《峥嵘岁月》、本馆

长按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lizx.com/clxzx/73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