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张家口记忆》出版与征订
日前,由《大好河山原创阅读》和《张家口记忆》
张家口记忆/马志宏主编.--北京:现代出版社,
.4
ISBN-7---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第号
征订方式
本书定价:38.00元,市内读者优惠7折发红包26.60元至编辑
隆庆和议以后不久,“戎马无南牧之儆,边氓无杀戮之残”,每年“所省征调费不啻百万”,长城沿线出现了“六十年来,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的兴旺景象。
三镇交易马匹数:张家口三万匹、大同一万四匹、水泉营仅仅六千匹。朝廷兵部专门下达文件拨付抚赏马价之费:“在宣府(张家口)则抚五万二千两,马价十八万五千两;在大同则抚赏三万二千两,马价十万两;在山西则抚赏一万四千两,马价四万两。”这事件,被称为史称“隆庆议和”。
宣府吸取以前新开口马市“市易未终,遂行抢掠”的教训,将市址选在不易展开兵团集结、用兵的今日大境门外的深山峡谷之中。
茶马互市开始了,蒙古人带来的是牛马、皮张、马尾等物,朝廷还以绫罗绸缎、布匹、茶叶及(俺达汗一条特别要求的铁锅)。互市开了一个月,从六月十三日开始至二十六日为官市,其后是私市。新开口官市易马匹,折合白银两。私市易马骡牛羊折合白银余两。张家口官市和私市除牛骡羊、皮张、绒毛等物,仅仅易马就达匹,贸易量远远超过了新开口马市。就在这一年的年底,朝廷专门下文确定在张家口设立马市。再以后,双方和睦相处,大明开国后就没有消停的北境至此晏然。当然,小的边境冲突还是有的。隆庆六年(年),俺达汗的弟弟昆都力和儿子辛爱连续犯边,俺达汗得知消息后坚决予以惩戒,并公开说:“宣大我市场也,戒勿动!”宣府葛峪堡发生蒙古人盗窃甲胄、牛羊事件,宣府巡抚吴兑竟全权委托刚刚步入政坛的三娘子处理。相关文献记载:明代长城沿线九边地区,先后设置各种类型的“马市”市场,其中见于记载者达70余处,可考者有50余处。而且市场性质渐渐发生变化,民间自相往来的“民市”逐步取代“官市”而占据了主要地位。到万历年间,定型的茶马互市市场发展到十一处:“在大同者三,曰得胜口、曰守口。在宣府者一,曰张家口;……”。
清人魏源评价这段历史时说:“高拱、张居正、王崇古张驰驾驭,因事推移,不独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且为本朝开二百年之太平,人人利溥,民至今受其赐。”
俺答汗晚年多病,事无巨细,多凭夫人三娘子裁决。俺答汗的夫人三娘子,能文能武、胸襟开阔、通达事务,深受部落民众的喜爱和明朝政府的信任。万历十年(年)二月,俺答汗去世。明王朝闻讯,马上派出官员带着朝廷对其它册封官员的大量赏赐前来祭奠。三娘子和俺达汗长子黄台吉上表称谢,汉蒙之间的关系继续沿袭了下来。
万历十五年(年)七月,明朝廷封扯力克为第三代顺义王,封三娘子为一品忠顺夫人。
万历二十二年(年)扯力克去世,扯力克的长孙不失突与三娘子的孙子素襄发生了争夺汗位的斗争。三娘子没有因为素襄是自己的孙子而偏袒,她把象征王位的顺义王印交给了不失突,平息了草原的又一场风波。
三娘子主政以来,基本与明朝保持着友好贸易关系。期间,明朝曾因一些原因要关闭市场,蒙古诸部也几次准备犯边。但是三娘子一面安抚部众,一面向明朝力争,终使马市重开,边境也重新安定。
万历四十年(年)六月二十六日,三娘子去世。明朝遣使依王礼赐祭七坛表达了对这位女政治家的尊敬。
时间来到了明万历四十一年(年),这一年,宣府镇又迎来了一位叫汪道亨的新巡抚。到任伊始,汪巡抚自然在地方官员的陪同下巡阅边塞。他来到张家口东、西高山一带,观看了这里的山川形势,见“两山对峙,……崖奔壑斗”,势如破竹。中间半边河流,半边坦道。如此天设之险,在防务上却有很大的缺陷。山南仅西面筑有长城,东畔坦道则虚未设防。不禁惊叹:“上谷延袤千三百里,未有若此山之扼要而雄峙也!”汪道亨认为“山川之险,险与敌共;垣堑之险,险为我专。”决计修筑城堡,构筑更为牢固的防御体系。于是,一份关乎张家口发展的奏折递到了朝堂之上。
万历中后期的明朝廷,对于长城边境一线开边还是禁边的争论还是激烈的。不过,汪巡抚的上书是以巩固国防,规范发展贸易为基点的。所以,这份奏折在朝议时才可能得以通过。
得准后,当年即破土动工。此次工程除建关城外,还修筑了横跨大清河的水关长城。全部工程于次年万历四十二年(年)完工。苍莽凄凉的边地山野中,齐整整一座城堡突兀出现,确实为荒蛮的沟谷平添了几分生气。这座城堡落成后,汪道亨为炫耀“皇灵远荡,声教远敷”,宾客“至此如归”,将堡命名为“来远”。
来远堡墙高三丈,上加五尺女墙。方二里十三步,堡墙长一百零四丈四尺。城堡内街巷道路,井然有序。建有公署、营房、抚赏厅、观市厅、司税房等建筑。
据清道光年间的《张家口上堡图》描绘,当时来远堡内还建有三座庙:城隍庙、新寺、市台庙。
来远堡是当时闻名遐尔的汉蒙金(清)互市之所,所以人们又称之为市城。而张家口的老百姓更是直接称其为“市圈”。
互市市场是极其繁华的,《马市图序》曾赞叹互市盛况:“一时之盛也!”《察哈尔省通志》载:“宣府来远堡贡市,拓中为城,规方壖地,百货坌集,车马驼羊毳布缯瓨罂之居。”文献为我们做了真实的记录。
从张家口堡“武城”的“永镇门”到来远堡“市城”的“永顺门”,其名称虽然只是一个字的微妙变化,却真实地记载了蒙汉金(清)关系由兵戎相向到“贸迁有无”的历史进程。
来远堡建成后,张家口边地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长城内外化干戈为玉帛,太平盛世初现端倪。来远堡茶马互市顺应历史潮流,成为民族沟通、交流、融汇的场所,其影响遍及草原。美国女作家艾美霞也对来远堡进行过考证。她说:“张家口的古‘堡’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的汉字表明这个地方叫做‘来远’。这块石碑大约是在年设立的,据旅游者记载,一直到年仍然存在,设立在城堡北城墙上的一座寺庙里。这块石碑还记载了张家口这个城市及其市场的建设过程。张家口的城墙至今依然无恙,圈住了现代张家口的一部分,叫做下堡。老的来远堡及其周边地区则叫做上堡。这两个堡之间距离还不到两英里。”
现在,我们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