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子曰:《易》,其至矣乎。″
孔子说:《易经》的学问,已经达到了一切学问的最高点。至:最高、顶点。
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
《易经》,是圣人成就崇高道德和伟大事业的学问。
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智慧要高瞻远瞩,理想要远大,目标要宏伟;但做事要从最平凡的、最低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稳步前进。崇高是效仿天的高远,谦卑是效法大地的厚重、稳实。知:同智。礼:同履,走路、践行。卑:谦虚、低调。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天地设立了空间的高低的位置,开辟了空间;一切的运动、变化、发展都运行在其中了。相对应的,乾坤两卦假设了天、地空间,易经中的一切变化,也就运行在其中了。设:摆设,摆在那里,假设。位:空间位置、方位。易:易经、变化。行:运行。其中:①天地之间。②乾、坤之间。
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真正读懂、读通、读透《易经》了,就可以领悟到《易经》这个道统,宇宙万有的本体的道,就是成性存存″,进而得道″、进入道义之门″。
成性存存:成性,是指作为万有本体的道;存存:就是这个样子,无形无象、无色无味、无处在,无处不在,如如不动……
道义:道。
《系辞上》第七章的主要内容:
一、《易》的重要意义。
二、知崇礼卑。
三、成性存存,道义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