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是我的父亲汪祖华一生朝思暮想、泪眼相望的第二故乡,他年至年曾在杨集、蔡沟、崇礼、邵店公社卫医院工作生活了22年,我们姐弟生于斯长于斯,对这片深情的土地留下太多不舍的情感,今撰文回忆父亲的生平,以敬曾给予父亲及我们家人帮助和厚爱的上蔡父老乡亲。
——作者题记
长夜无声●汪方勇
父亲三周年祭祀期间,忙着应酬亲戚,一直压制着自己的情感。今天静下心来整理父亲的遗物,思念像潮水一样涌来,爱重情深,想起父亲,心,变得分外沉重。
晚年的父亲
父亲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祖父解放前当过小学教员和校长,父亲兄弟两个,四个姐妹。受祖父熏陶,父亲兄弟姊妹知书明理,聪慧灵通,但家境贫寒,无力供养他们都上学读书,单让父亲走上求学之路。父亲深知家庭的不易,学习刻苦,勤勉上进。记得父亲提起高中时,因为吃不饱饭,饿得小腿肚子浮肿,为了在学校开饭时能多喝一碗免费的面汤,父亲养成了吃饭快的习惯。冬天放寒假父亲下着大雪回家途中,连饿带冻晕倒在路上,幸亏被奶奶寻上背回家中。
父亲高考时成绩优秀,自小喜爱果树的他原想报考一所农林大学,在那个非常的年代,因家庭成分高,只能选择进入南阳医专学习。父亲和我提起这段青春时光说,那时也很满足,因为终于能吃饱饭了,他和同学们一起去确山深山老林采集药材是最幸福的往事。
年全家照
父亲和母亲的相识,是经人介绍定下媒妁之言,父亲南阳医专毕业后分配到上蔡县工作和母亲成家。前些时候看了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我被影片中那个年代淳朴纯真的爱情深深打动,分明看到了父母年轻时的身影。我翻出父亲的影集找到他们年轻时的照片,父亲文气俊朗,母亲娟秀清纯……。
在上蔡,父亲工作了20多年,把一生最好的时光留在了这里,三个姐姐和我在这里出生。父亲先后在杨集、蔡沟、崇礼、邵店公社卫生院工作。母亲是农村户口,我们家是当时所称的“一头沉”,家庭经济拮据,粮食不够吃时,要靠父亲朋友接济度日。回想这段岁月,父亲动情地说:“我是靠朋友送的红薯干把你们养活大啊!”父亲工作认真负责,业务扎实,靠着实干苦干和优异的工作表现,使母亲转为国家正式职工,吃上了“商品粮”。那张母亲转正、且改变了我们一家命运的文件,父亲珍藏了毕生。我上小学时,父医院任传染科主任,这是父亲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当年传染病流行“乙脑炎”,大都是儿童患者,死亡率很高,父亲潜心专研治疗方法,有效医治了患者,控制了病情蔓延,被省地卫生系统评为先进工作者。当时是改革开放初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父亲出席驻马店地区首届科学技术大会受到表彰,此后连续多年担任上蔡征兵体检主任。现在上蔡许多童年患过“乙脑炎”,或当过兵的五零后、六零后至今依然记得父亲。成为县城名医的父亲豁朗旷达,为人诚挚,喜好交朋结友,若遇有困者,常常主动相助;遇人有求,更是慷慨应允,热情相助。
年父亲(二排左一)和同事合影
年父亲回睢县探家,当年几个高中的同学和同乡也当上了领导干部,纷纷挽留父亲回乡工作,父亲想落叶总要归根,关键是考虑我的成长,于第医院工作,我的堂兄、大姐留在了上蔡成家。
上蔡,是父亲一生朝思暮想、泪眼相望的第二故乡,也是镶嵌着我童年所有回忆、我和姐姐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我们家在这座县城留下了太多不舍的情感。我的发小,姐姐的同窗好友至今联系着,每次去上蔡有时间都要见面一叙。大姐不幸年因病去世,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年父亲离世前神志不清,出现幻觉,指着外面问我:“勇,这不是在上蔡吗?”
父亲的一生是重情厚义的一生。他对亲人爱,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孝顺体贴,爷爷去世后,他把奶奶接到上蔡膝前尽孝。父亲和母亲夫妻恩爱,相濡以沫,同甘苦共患难。在父亲的兄弟姐妹眼中,父亲是风雨飘摇的贫寒之家的“顶梁柱”,他甘于担当,竭力顾家。父亲曾说,我是咱家的消防员,谁有困难帮谁。参加工作后,父亲每月都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需要帮助接济的亲戚寄去钱和粮票。父亲对我们姐弟严管厚爱,言传身教,要求我们崇尚知识,做强本领,不攀附权贵,靠自己能力立身立命。父亲对晚辈关心帮助,培养教导。我的堂哥、表哥、表姐、表妹、表弟们等同辈亲戚都非常敬重父亲,经常来家里探望他,逢年过节家里更聚满了亲戚。父亲和同学朋友同事以心相交、以情相交、以诚相交,他与人交往,总是推心置腹,人情交涉,不计得失。若吃小亏,从不耿耿于怀,每有仇怨,亦不念及隔夜,而是豁达置之。父亲坚守医德,视患者如亲人,热情亲切,遇到家庭贫困的病人,更倾心倾力治疗。
医院实习学员合影
父亲去世后,我通知了所有的亲朋,唯独忘记了告知父亲生前好友。年,他最亲密的同学、在北京生活的陈传勇叔叔拨通我的电话,问父亲怎么联系不上,得知父亲已离开人世一年的消息,传勇叔在电话那头声音哽咽、悲伤不已,我为自己的疏忽和不懂事深感羞愧和自责。
父亲的一生是坚韧劳苦的一生。年,母亲患病偏瘫在床,父亲不离不弃,端屎端尿,体贴入微,日夜操劳。而我又将从部队复员归来,找工作、盖房、结婚都要用钱,生活压力让父亲愁眉不展,日渐消瘦。年我复员后患上了皮肤病,父亲每晚亲手给我全身涂抹刺鼻的药膏,给我讲述经受困苦磨难的爷爷奶奶、自强不息的姑姑和叔叔的家族往事,勉励我奋斗进取。年,父医院邀请他回去坐诊,情急之下,父亲不顾职称的晋升,提前办理退休手续,带着病中的母亲返回上蔡工作。父亲给我写信说,回到上蔡见到许多老朋友老同事很亲切很温暖,收入也可以,为了多挣点盖房的钱,一向有午睡习惯的他甚至中午都不休息,大冬天俯在桌上打个盹。接到信我的眼泪直落。
年母亲离世,留下了孤苦的父亲,父亲一下老去许多。我在事业上已能立足,不忍心让父亲在外颠簸,劝说父亲回到家中一起生活,一直陪伴他过世。父亲晚年为排遣寂寞,痴迷上了彩票,他常说:“我要中了大奖,让家里的穷亲戚都过上好日子”。
父亲中年丧妻,晚年丧女,我的三姐夫患病先他一步两天去世,经历了人世间的种种磨难。但父亲没有屈服于命运的捉弄,用坚强的灵魂,坚强的身躯为我们遮风挡雨。父亲是我们这辈子的骄傲和依恋。父亲爱好文学,文采出众,书画和诗词也很有功力。正是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走上了文字写作之路。父亲一生清贫,尽管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够我们受用一生。
三年来我们时常想起父亲,想起父亲为我们成长所做的一切,想起父亲晚年患的疾病和痛苦,父亲走了三年了,但父亲给我们的爱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父爱是一座山,漫长人生路上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父亲走后,我和姐姐及亲戚的心贴得更紧了,更懂得了珍惜亲情。
父亲走了,忽然觉得来时的路模糊了,去时的路越来越清晰。在思念父亲的伤痛中对生死也有了清醒的认识,我有时觉得自己能望到父亲的背影,哪一天,我把尘世的路走完,把尘世的事情做完,我也会走过奈何桥,那时我就和父亲母亲团聚了。想到有父亲母亲和亲人们在那边等我,我对死不再恐惧,那边也不再是冰冷的世界。
欲行孝悌阴阳隔,魂梦相随静夜聆。记不清多少次夜落梦枕,父亲就在眼前,慈爱的正和我说着话,却飘然而去,我急忙追去,直追到梦醒,唯有枕布一滩泪水。原来,父亲早已远远地去了……(图文来源:上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