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从同属北京旧城的东城区和西城区传出两条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界人士振奋的消息:东城区在未来五年拟投入亿元,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非文保区更新改造、城市基础设施优化提升“三大行动计划”,其中包括对南锣鼓巷等6片历史文化精华区的打造;西城区计则划投入190亿元,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一批重大文物建筑特别是纳入文物登记的会馆和名人故居实现腾退亮相。
年2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北京时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伴随着“金名片”这一概念的深入人心,政府部门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重大项目资金不足、社会资本积极性不高、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等现实问题。在业内人士看来,打造好北京历史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不应用简单的经济学眼光去看问题,应该算大账、算远账,算好文化账和政治账。
文︱新华社记者李斌、罗晓光、孔祥鑫、张漫子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要算大账、远账”
新年伊始,位于北京前门大栅栏步行街上具有年历史的三庆园戏院高朋满座,政府人士、学术界代表,与谢辰生、傅熹年等文物保护专家在北京西城委年会上共话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
在这次年会上,西城区区委书记卢映川向社会宣布:“西城区计划投入亿元,用5年左右时间,使一批重大文物建筑特别是纳入文物登记的会馆和名人故居实现腾退亮相。”
作为古都北京的发祥地及核心地带,西城区文化遗产丰富,拥有18片历史文化街区,三级文物保护单位个、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项、名人故居院落96处。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西城区将对安徽会馆、浏阳会馆、谭鑫培故居、龚自珍故居、万寿兴隆寺等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会馆、名人故居全部实现腾退保护,做到应保尽保,最大限度发挥文物的文化价值。
而在年岁末,东城区正式发布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非文保区更新改造、城市基础设施优化提升“三大行动计划”,预计总投资亿元,打造南锣鼓巷、雍和宫-国子监、张自忠路南、东四三条至八条、东四南、鲜鱼口等6片历史文化精华区;新建个公共停车泊位;增加1万个共享车位;还原公共绿地36公顷;公园绿地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3%……
“保护古都是东城的重大责任。”东城区区委书记张家明把保护“金名片”作为东城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未来5年,我们将对全区43%的用地空间进行整治式更新改造,整治胡同环境,调整商业业态,优化停车管理,最终让胡同回归宁静,让历史融入生活。”
政府部门对经济效益低、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的历史文化遗产“金名片”的投入缘何如此巨大?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而言,投入上看你是算今天的账还是算明天的账?如果只算今天就赔死了。”王凯说,“对北京这张唯一的中华文明‘金名片’的保护,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文化账、政治账,不仅要算小账,更要算大账、远账。就像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早在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文物及历史文化保护区专项资金”,每年投入10亿元,其中1.5亿元用于支持市属重大文物保护项目,8.5亿元用于支持区县所属文物保护项目。
根据“十三五”期间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年,在文物及历史名城保护工作方面,北京修订文物资金管理办法,开展主题性文物修缮,加大对核心区、“一轴一线”、西山文化带、长城保护带等投入力度:投入10亿元,促进北京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投入6.5亿元用于历史文化名城转移支付,进一步完善北京市与首都功能核心区财政管理体制。
2
“保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稳定投入”
走进位于北京西城大栅栏街道的杨梅竹斜街,既有古朴传统的北京四合院,又有现代时尚的文化创意小店;既有从明清延续至今的胡同肌理和街区风貌,又有东西方多元艺术文化元素,历史和现实,传统与现代交织融合在这条只有米的街巷里。
杨梅竹斜街的独特气质源于北京市西城区启动的“大栅栏更新计划”。作为大栅栏街道的一条特色街区,杨梅竹斜街留住历史、致力创新的保护修缮探索创新出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软性生长的有机更新新模式。但该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者们却有很多“难言之隐”。
“居民拆迁腾退后,这些直管公房的房屋产权无法划到公司名下,就无法实现流转,这些腾退的房屋只能是账面资产。”大栅栏琉璃厂建设指挥部负责人王志忠说,由于直管公房体制机制的障碍,当年杨梅竹斜街项目没有社会资本愿意接入,最终只能由区属国有企业广安控股接受,至今,杨梅竹斜街项目改造投入已近13亿元。”
王志忠说,缺少了国有企业的介入,安徽会馆的腾退就没有杨梅竹斜街这么顺畅。作为北京最大的会馆,安徽会馆素有“京城第一会馆”的美誉,系清朝同治年间,李鸿章兄弟为扩充军事势力而建,占地9000多平方米。安徽会馆重新修缮的总投资需要100多亿元,目前尚有缺口25亿元,虽然几经努力,至今依然没有企业愿意参与。
旧城改造更新,事关民生改善、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产业提升等方面,资金需求量巨大,但由于缺乏合理的回报机制,社会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十分单一。
位于东四六条65号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崇礼旧宅同样面临着融资的难题。这座被誉为“东城之冠”的清光绪年间大学士崇礼的宅邸,三门三院,环以围廊,配置以左右数座跨院,规模宏大、设计严谨完美,居北京明、清官邸之首。由于历史原因,这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院子住进了不少居民,成了一个大杂院。
“只要有10个亿,我们就能把这个‘东城之冠’恢复出本来风貌,让这颗明珠焕发光彩。”东城区东四街道办事处主任荀连忠摆摆手说,“但是钱从哪里来?我们也和社会资金谈过,没有谈成。”
王志忠表示,以大栅栏地区为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复兴工作任务艰巨、周期长、标准高,希望文保资金的投入能够固定住、持续化,也希望通过向民间资本转让产权或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要让旧城焕发生机,关键在于机制体制的创新。”长期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药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