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援藏专家完成西藏自治区首例全关节镜下

编者按

聚焦燕园,新闻汇总,资讯尽数了然。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学系量子信息技术团队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英国约克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合作,提出了超远距离传输下系统过量噪声压制与极低信噪比下密钥高效提取等新方法,解决了传输距离受限的难题,将CV-QKD系统实验室光纤的安全传输记录提升到.81km。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

9月30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教授课题组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彭小忠教授课题组合作,在Cell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该项研究通过化学小分子靶向巨噬细胞的策略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恒河猴,在临床症状、肺部病灶及病理变化等多个方面有效缓解了肺炎进展,为新冠肺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10月14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哲和杨竞课题组合作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文章,揭示了NAD+介导的Sarm1蛋白的活性调节机制。这项工作不但阐明了NAD+对于Sarm1蛋白功能调控的分子机制,而且更为针对Sarm1蛋白开展的药物研发提供了一个全新和 的靶点。能够模拟NAD+结合并稳定Sarm1ARM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将有望被用于神经损伤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医院合作,于0年10月19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文章。该研究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揭示了7周至25周人类胚胎垂体中五种主要激素细胞的发育轨迹,定义了中间过渡细胞类型并发现了一个新的灵长类特异的促性腺激素细胞亚类,并阐明了垂体干细胞的状态变迁。

研究高容量富锂正极材料对于发展高能量密度、低成本动力电池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如何进一步抑制氧的释放、提高安全性是这类高比容量正极材料商业化应用的关键。北京大学工学院夏定国课题组对富锂正极材料开展多年的研究,取得新的进展。

日前,统计科学中心和光华管理学院陈松蹊教授团队在《国家科学评论》发表文章,对较早开始疫情的25个国家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揭示了快速应对和高强度政策对于控制疫情的重要作用,对于防控秋冬季可能发生的疫情反弹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朴世龙教授团队利用参与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的多个地球系统模型,解耦了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的辐射强迫效应和植被生理响应对全球陆地7个季风区(南亚、东亚、澳大利亚、北美、南美、北非和南非)降水和径流的影响。该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近日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称号;授予个集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其中,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获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陈文成获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者服务先进个人”。

近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表彰云发布活动在京举行。活动以“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唱响新时代颂歌”为主题,发布了名全国三八红旗手和个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医院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多项荣誉。

10月12日至18日,北京大学举办选调生返校培训“薪火班”二期。全国29个省区市组织部门推荐的71名学员聚焦基层治理现代化主题,接受为期一周培训。

10月13-16日,由中国高等教育保障系统(CALIS)管理中心和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DRAA)理事会主办的“数字资源建设与长期保存研讨会暨CALIS第十八届引进数据库培训周”在北京大学召开。

10月13日,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同意集成电路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立项建设的通知》,标志着北京大学牵头组织申请的集成电路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通过初步审查、宏观论证和领域论证等环节,正式获批立项建设。

10月18日,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仪式在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式上举行,共有名 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奖。北京大学有6人荣获该奖项:刘若川教授、肖云峰教授、宋令阳教授、陈兴教授、姜长涛教授、郭少军长聘副教授。

10月18日下午,历史学系本科生新生讲座在李兆基人文学苑1号楼室举行。历史学系教授邓小南老师以“历史学的材料辨析”为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在讲座中,邓小南分享了自己在历史学材料辨析问题上的经验与心得,并对同学们的疑问进行解答。

10月20-21日,由北京大学校友会、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UFAPKU)、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杭州萧山钱江世纪城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的“0北京大学全球金融论坛”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后疫情时代的金融与经济发展”。

10月2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教育部联合发文正式公布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名单,北京大学等30所高校获批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进入高原已经接近两个月,在完成了与第五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交接后,医院程序医师对于这里的工作流程也逐步熟悉,各项诊疗工作稳步开展。9月下旬,程序完成了西藏自治区首例全关节镜下尺骨冠突骨折复位内固定同时小切口锚钉肱骨外上髁撕脱骨折修复术。

此例手术为西藏自治区首例。它首次将国际上先进的肘关节镜技术及理念引入了西藏自治区,填补了区内空白,并通过教学查房,术中手把手示教,使得当地医生对肘关节脱位的现代诊疗理念有了更新的认识,对肘关节镜技术有了直观的了解。

10月21日晚7点,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做客北大讲座秋季学期首讲。在疫情全球爆发的背景下,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双循环”是何内涵,应如何实施?姚洋教授向同学们分享了他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与见解。

10月22日,全国模范法官、北大校友胡国运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

10月22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锦院士主讲才斋讲堂第讲。他介绍了纳米碳材料在控制制备和应用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分析了纳米碳材料实现规模化应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0月22日上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授牌仪式暨集中调研座谈会在厦门举行。医院崇礼院区获颁牌匾。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等有关负责同志,来自北京、河南、山西等试点省(市)代表,首批10医院代表参加活动,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10月23日上午10时,纪念中国人民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 老战士颁发“中国人民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北京大学共有56名离退休教职工获此殊荣。

10月23日下午,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次会议在朗润园致福轩召开。

内容来源:融媒体中心

编辑:白雨琪

排版:白雨琪

制图:刘钊

责编:沐阳、以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lizx.com/clxly/90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