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个比赛有多难崇礼的18个瞬间

年6月29日18:00

距离原定的开赛日期仅仅11天,国内越野圈翘首以盼的今年首场大型越野赛事——Columbia崇礼超级越野赛(以下简称崇礼),宣布因为疫情而延期,同时承诺:

任何原因、任何时间都可以全额退费。

点击海报或者戳“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到今年,崇礼已经办到了第五届,收获了如潮的好评。

年的参赛选手近人,高手云集,神仙打架看得人心潮澎湃。

V越野创始人赵雷对崇礼不吝夸赞:

这是国内最大的,应该也是亚洲最大的,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UTMB”(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赛)赛事。

年7月11日22:11

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前年距离“崇礼超级越野赛”开赛还有41小时49分钟的时刻。

崇礼的赛道总监王冰看着电脑屏幕上的赛道轨迹,点了支烟。

旁边的烟灰缸,已有4个烟蒂。

他根据对赛道的勘察,调整轨迹,一直到凌晨1点。

许多人认识他,是从年比赛的一个小插曲开始的。

跑圈“谐星”、选手杨学文拍了个吐槽视频,而王冰也出人意料地以一个视频回应——

很多人以为,赛道设计,就是画条线。

就这么简单?

王冰说:

体验好的赛道,一定是流畅的——

不‘堵车’是一个条件,另一个条件就是路标流畅。

当天暴雨,他刚从赛道下来,裤脚、鞋子上泥泞点点。

他的车在山上多次跑轮、一只轮子爆胎,只能冒雨装备胎。

次日夜里,备胎再次爆掉,无奈将车子暂留山上。

隔日中午,在汽修店订的备胎才到。

这样闹心的事不胜枚举,但他的脑子里,似乎永远装着一个备案。

采集赛道数据,也没想象的那么容易。

很多越野赛使用手持GPS,多是打开自动校准功能进行测量。

但随着气压等的变化,GPS的数据变动很大,经常误差一两百米。

得关掉自动校准,以一个已知高度的点为基准,测量其他地方,这样采集的线路轨迹就是圆滑的,误差很小。

即便是数据采集几秒一次,也有严格要求。

而为了减少选手崴脚和刮伤等风险,王冰更是带人手持镰刀“开山”数日。

年7月12日7:30

王冰交代赛道区长和段长布设路标。

这条赛道总长公里,分A、B、C三个区域、11个赛段,每个区域一名区长、每个赛段一名段长。

他不时咳嗽几声,说话需用右手拇指和中指捏住嗓子,才舒服一些。

整晚他只睡了两个半小时。

王冰布置工作

摄影

彭晓龙

年7月12日8:10

仓库停着两辆“半挂”,码满了矿泉水。

补给站总负责人王岩焦急地拿着一些物资表,温声催促工人:

师傅们,咱抓紧点儿时间。

水晚了十几个小时送达,大大增加了物流的压力。

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说到选手们最关心的补给点的设置,王岩解释道:

这要考虑选手体能分配、海拔爬升高度、通过人数、物流便利、附近的医疗保障、选手下撤便利性等问题。

每个补给点的物资数量,主要看通过人数和海拔爬升高度来估算。

甚至,海拔攀升高度不同,选手的食物量也会变。

物资

摄影

彭晓龙

所有物资出入库,只经过库房负责人李秀峰一人之手。

物资的种类、数量繁多,管理极其繁琐。

可他还是骄傲地说:

我们就是整个赛事强大的后勤保障。

但提到没法在现场看开幕,他还是难掩失落。

年7月12日10:00

王冰和助手一起“巡赛道”,在每个野路和可行车的路的连接处,反复确认路标,并将KT板固定在岔路口。

由于路况复杂,路标增加了不同种类,包括带状路标、带箭头的反光贴和不带箭头的反光贴、不同大小带有箭头指示的KT板。

带状路标不易被破坏,所以应用最广,多达条。

摄影

彭晓龙

小小的路标怎么布,也是门学问。

根据自身和国外顶级赛事的经验,王冰总结了一套原则:

路标密度不是机械地按二三十米一个,而要根据路况调整,比如岔路口的路标要密一些,林间密一些,会让选手更有安全感;

路标高度尽量和身高相仿,反光片要朝向选手来的方向,夜里用头灯很难看清路标,只能靠反光片,而路标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反光片的亮度;

路标尽量布在同一侧,转弯要多布,比如左转弯要在右侧多布几个,让选手心里有底;

岔道口连续布标;

植被茂盛的地方,路标应布在选手能看到的树丛前。

年7月12日12:00

吃了点面包、火腿肠,王冰接着巡山。之后还要改19:00技术会的PPT。

年7月12日19:10

技术会开始,赛道设计师——西班牙的卡洛斯加西亚(CarlosGarcia)对崇礼的风景大加赞赏:

赛道美丽壮观,将会带给选手极致的体验。

卡洛斯是西班牙越野跑协会会长、国际越野跑协会(ITRA)的发起人之一,设计了15年、全球超过40场极限长跑的赛道,比如极地长征系列赛、意大利拉瓦莱朵超级越野跑(LavaredoUltraTrail)等。

可在年4月,当他初来乍到时,却曾有过疑问。

那时植被还没长起来,一片光秃秃。

而到了6月故地重游时,景色大变,令他疑惑了:

这是崇礼吗?

选手奔跑在崇礼山脊的草甸

年7月12日22:07

王冰、王岩和赛事总指挥李辉围坐一起,开了个会。

期间李辉接了几个电话。他笑言:

今天至少打了分钟的电话。

他的工作是协调内外,光赛事执行部就30多人,还要与医疗、安保、通讯、电联、气象、乡镇等多达20个政府部门沟通。

我要不断和各个口确认所有细节是否落地,大到赛道,小到缺的志愿者是否有补充。

规划要提前很久完成。

如果没有规划,临赛前一天是很乱的,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坐在这,按部就班地讨论明天的工作。

最重要的是理清组织架构:

赛事的主办单位是把张家口市崇礼区人民政府放在第一位,承办单位则把崇礼区体育局放在首位,这样政府就会把这件事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

另外,政府选择赛事主办方时,主要考量赛事IP和主办方实力。区长说:

“崇礼”是崇礼一个重要的名片,无论如何都要办好,而且要一直办下去。

有领导支持,协办的各部委就清楚要做到什么程度了。

如今,各部门的工作已经轻车熟路。

没下通知,就有乡镇负责人联系他:路已经做好了准备,不用操心。

他们经过村镇时,当地老百姓对他们像老朋友一样热情。

正式的协调会只开过一次,进展顺利。

而在年的协调会上,大家说到“崇礼”还是一头雾水,甚至有人以为是16月8号。

年7月13日0:11

采访中,李辉坦言:

办越野赛其实挺苦的,短期内很难实现大的商业回报。

一结束采访,他又投入了工作。

年7月13日15:30

王冰开始最后一轮的赛道查看、补标。

王岩则奔波于各站,查看物资和志愿者的到位情况。

半小时后,起跑前开始倒数:

10、9、8、7、6、5、4、3、2、1!年7月14日20:33

李辉挂掉黑色手机一个电话,接起粉色的救援手机,确认受伤选手的号码和位置,挂掉;

然后拿起对讲机,呼叫离选手最近的段长,让其派志愿者救治;

接着给天鹅救援打电话,告知选手信息。

指挥中心

摄影

彭晓龙

指挥中心的大屏幕显示着选手轨迹,李辉旁侧的两位同事实时监控选手轨迹,一发现跑错,就立即电话联系;

电话打不通,就用对讲机就近找段长,让其联系选手。

大屏幕对面的女同事负责退赛登记,到了午夜已疲惫不堪。

李辉一直守着屏幕,晚饭就在右手边。

年7月15日5:00

李辉在沙发小憩了半小时,然后开始新一轮的指挥......

昨晚的晚饭还在那,已经彻底冰凉。

年7月13日12:38

时间快进到了年崇礼的比赛期间。

王冰接到指挥中心电话,说气象反映局部降雨雷暴情况严重,要他到各站点查看。

于是他从CP14赶往CP11,途中联系各段长,获得第一手的天气信息。

山区的小气候,来得很快。

此前,李辉和王冰多次讨论过极端天气的预案,所以真到“狼来了”的时候,很从容。

年7月13日12:49

王冰通知王岩,这几个站点封站,同时告知关门时间相应延长。

到达CP11时发现,将近人停留躲雨。

王冰和志愿者安抚选手。

与此同时,指挥中心联络各村镇负责人,为选手开辟避难所,并让气象部门加密气象勘测次数从每天一次改为每小时一次。

王冰

年7月13日13:05

王冰和志愿者组织身体不适的选手到村民家,并让各段长每3-5分钟汇报各自的天气情况。

年7月13日13:20

王冰和指挥中心综合气象信息等,决定启用应急赛道继续比赛,避开雷电区。

年7月13日14:04

比赛恢复了。王冰紧急调配志愿者分指引、布路标,确保赛道顺畅。

选手经历了一场雷暴,组委会更是经历了一场战斗。

年7月14日17:00

赛事结束。

李辉发了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lizx.com/clxly/93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