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北京、天津、吉林、上海、江苏、福建、湖北、湖南、重庆、四川、陕西等11省(市)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各省市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副省长分别在北京主会场和各省(市)分会场出席会议并讲话,共同推进第二批委省共建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指出,委省共建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卫生健康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均衡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关键措施。医院要开放合作、创新提质,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据悉,委省共建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地方政府和国家卫生健康委以签订协议的方式,由地方政府给支持政策、给资金投入,国家卫生健康委给平台、给政策、给任务,医院的能力和水平,帮助其建设成为国家级中心。
启动
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启动于“十三五”时期。
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按照《规划》要求,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按照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遴选在医、教、研、防、管理均具医院,设置建设1个综合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依据覆盖面积和人口分布现状情况,原则上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6个区域,每个区域遴选医、教、研、防、管理医院,按照肿瘤、心血管、妇产、儿童、传染病、口腔、精神等专科设置相关专科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规划》明确要求,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院为主体,医院(含1医院)共同承担区域中心的功能和任务。国医院医院,医院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和信息化,能在全国医疗领域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国家区医院则为区域医院或者具医院,在规划的服务区域内整体实力强,综合优势明显,能统筹区域内医疗资源,提供医院。
推进
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关于印发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设置实施方案》)中明确:要遴选管理水平高、基础设施好、医疗技术先进、医院,根据不同类别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进行规划与设置。
到年,要完成神经、呼吸和创伤专业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科、心血管、肿瘤、神经、呼吸和创伤专业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年,要完成妇产、骨科、传染病、口腔、精神专业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妇产、骨科、传染病、老年医学、口腔、精神专业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到年,要建立对各类别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功能定位和职责任务落实情况的考核评定机制,根据需要,设置相应专科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成以国家医学中心为引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骨干的国家、省、地市、县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我国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序号
国家医学中心
医院
1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医院
2
国家癌症中心
中医院
3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医院
4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医院
5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
医院
6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
7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医院
广州医院
8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医院
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
国家卫健委已发布的八大国家医学中心名单
实施
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与辽宁、浙江、山东、广东等4省人民政府签署了第一批合作共建协议。
年10月,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试点工作方案》)。《试点工作方案》决定主要以国家医学中心为依托,充分发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作用,在京、沪等医疗资源富集地区遴选若干优质医疗机构,通过建设分中心、分支机构,促进医师多点执业等多种方式,在患者流出多、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充分运用“互联网+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集团化、品牌化发展,更好满足群众医疗服务需求。
《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在北京、上海、武汉、长沙、广州、成都、西安5个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地选取30医院,在河北、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河南、云南、新疆8个省区开展试点建设。
《试点工作方案》还明确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两种模式:一种以政医院模式,医院和试点地区政府合作举办独立医疗机构,承担区域医疗中心职责。建设资金以地方筹集为主,中央预算内投资视情况安排。第一批试点全部采取此种模式。一种则是以购买服务为主的社会办医模式,即具备相应技术实力、丰富办医经验、良好从业记医院,在试点地区直接举办分支机构,实现集团化、品牌化发展,中央预算内投资对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建设给予适当补助。
序号
试点省份
医院
1
河北
医院崇礼院区
(医院)
2
山西
医院医院(医院)
3
辽宁
中医院医院(中国医院)
4
安徽
医院医院
(医院)
5
福建
医院医院
(医院滨海院区)
6
福建
复旦医院
(由复旦大学和厦门市政府合作建设)
7
河南
中医院医院(医院)
8
河南
医院
(医院)
9
云南
中医院医院(云医院)
10
新疆
医院
(医院)
国家卫健委已发布的国家首批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单位名单(共涉及8个省份,10家医院)
序号
重点专科
医院
重点省份
1
肿瘤科
中医院
河北
医院
山西
医院
辽宁
医院
安徽
医院
河南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
新疆
2
心血管科
中医院
河北
医院
山西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
辽宁
医院
安徽
西安医院
福建
医院
河南
云南
新疆
3
神经科
首都医科医院
河北
医院
山西
医院
辽宁
医院
安徽
福建
新疆
4
儿科
首都医科医院
安徽
医院
福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河南
医院
新疆
医院
5
呼吸科
医院、医院(重)
河北
西安医院
安徽
云南
6
创伤科
医院
河北
医院
安徽
医院
福建
上海交通医院
新疆
7
中医
中国医院(肿瘤科)
河北
上海中医院(肿瘤科)
山西
中医院(心血管科)
辽宁
安徽
福建
河南
云南
新疆
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医院和省份名单(共6大专科,30家医院,其中脑瘤科6家,心血管科6家,神经科4家,儿科5家,呼吸2家,创伤科4家,中医3家)
年9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通知,规划中的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五大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获批。
序号
区域
医院
1
东北区域
辽宁省中国医院
2
华东区域
浙江大医院
3
中南区域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4
西南区域
以重庆医院为主体,联合医院
5
西北区域
陕西省西安医院
国家卫健委已发布的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名单
而最新公布的第二批11个省市中,已有部分省市公布了接下来的医学中心及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计划。
湖南省
根据协议,湖南省10医院将承担具体创建任务,包括积极创建1个国家精神医学中心、1个综合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神经、骨科、呼吸、心血管、创伤、肿瘤、儿科、老年病、妇产、传染病等1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力争3年内统筹投入70亿元用于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通过这些医疗中心的引领带动,加快布局省内各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引领带动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重点打造建设15-20个省级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规划设置一批县域综合医疗中心。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医院
综合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医院、医院、医院医院
国家精神医学中心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
神经、骨科、呼吸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医院
创伤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医院
肿瘤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医院
儿科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医院
老年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医院医院
心血管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医院医院、医院
传染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医院医院
妇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中南大学医院联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陕西省
据介绍,陕西省将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纳入省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在财政投入、医保政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强化支持保障。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建设发展、加快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科研能力、人才培养和干部交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医院
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
国家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妇产区域医疗中心
西安医院
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
西安医院
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
医院
国家老年病区域医疗中心
医院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医院
国家骨科区域医疗中心
医院
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西北)
医院
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
西安医院为主体,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配合设置
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
西安医院为主体,医院配合设置
四川省
目前,医院已成功设置为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医院已成功设置为国家儿童区域(西南)医疗中心。按照委省共建协议,四川省将以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契机,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牵引,全面落实委省共建合作协议各项任务,并将其纳入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强化支持保障。四川将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共同建设或申报综合、口腔国家医学中心和癌症、创伤、呼吸、精神、妇产、儿科、老年、神经等专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福建省
福建省将扎实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推进医院医院和医院医院等2所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建设;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福建中心(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项目建设并争取纳入国家第二批区域医疗中心试点。落实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协议,推动8个建设单位落实做好相关项目建设。
上海市
上海市年将推进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完成第二批20家左右区域性医疗中心认定工作,发挥优质医疗资源对基层的辐射和引领效应,进一步健全本市多层次、多样化、布局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
天津市
根据天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将健全系统联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综合类、呼吸、心血管、神经、肿瘤、妇产、儿童、传染病8个专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努力创建血液病国家医学中心。
素材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看医界、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天津日报、陕视新闻
6月19-21日,医院建医院建设、装备及管理展览会将再次启航。
医院建设领域年度盛会,医院建设的前沿理念和项目经验,医院建设与“5G”等智能技术的结合点,医院建设的难点与瓶颈,进一步激发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
医院建设奖颁奖典礼也将在大会举办前一天,即6月18日下午3:00-5:00举行,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