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封面张家口清洁供暖调查个案与现实

怎么确诊是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67176.html

京津冀区域空气最好城市

3年清洁供暖的曲折与喜忧

编者按:

10月中旬以来,东北、西北、华北三大区域陆续进入集中供暖期。与划定秦岭—淮河这一供暖南北分界线时比,60多年后,人们不仅需要冬季适宜的室内温度,还把清洁的空气视为必需。

年前后,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PM2.5,从科研论文、政策提案中出走,变成了明星、白领、红袖箍阿姨口中的高频词汇,雾霾。在舆论最为汹涌的北京,对蓝天负责的环保部神经紧张,一度批评自行监测发布空气质量数据的美国驻华大使馆“干涉别国内政”。不过,这场源自民间的空气叛逆,最终还是加速了原本就在政府日程上的空气治理。

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俗称“大气十条”)发布,空气治理的时间表十分紧凑:5年改善全国空气总体质量,5年内明显改善经济最为发达、雾霾敏感度也最高的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的空气质量,10年或者更久逐步消除全国重污染天气。而以雾都著称的伦敦,空气治理持续了50多年,迄今仍在奋斗。

治理雾霾的多项举措中,能源成了公认的重中之重。尽管恼人的细颗粒物的来源除了能源消费,还有交通排放、扬尘等,且具体到某个城市、区域,主要污染源可能完全不同,能源清洁化运动仍轰轰烈烈地推开了。

最先受到冲击的是燃煤电厂。年—年间,北京拆除了四环内仅存的几座燃煤电厂,改用更清洁当然也更贵的天然气发电。天然气需求的季节性特征极强,在为北京空气提升了无法准确计量的清洁度的同时,也加剧了华北供暖区短期资源集中调配的难题,即所谓“保供”。

燃煤电厂被清退出场后,蓝天并未如期而至。年,一场著名的争论爆发,核心是散煤的污染贡献是否大于燃煤电厂。争议双方都是研究等身的科学家。这场论战揭示了一个冰冷的事实:就算北京独自实现了百分百可再生能源消费,也无法自由呼吸干净的空气。环绕京津冀的,是一条由28个发展水平不等的城市组成的污染传输通道。

作为对大气污染必须联合防治的回应,清洁能源替代政策不断扩大覆盖范围,从北京、天津到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附带的标签也越来越多,“禁煤区”、“2+26”城市……手法上也丰富为关停改造小型燃煤锅炉、电供暖、气供暖、空气热能、生物质等多种。

年,受雾霾催化的能源转型达到了政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lizx.com/clxmj/108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