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文艺▏期
狩猎的后裔:后箐地名由来
说到我的家乡,首先让我想到的是儿时老爷爷们常挂在嘴边的一首四句纳西语:“可扣觉呐扣,萨比落呐萨,创开傣呢开,坎迈呢买!”用汉语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猎人(我的祖先)从放狗山上放开了猎狗,猎狗撵着一只马鹿朝东面箐沟赶去,就撵到了河边,猎人开弓射箭,马鹿受伤后在箐尾捕获。
在我的家乡,每一个村(组)的名字都是和动物打猎相关的,山水箐沟都以动物的活动习惯和规律而命名。
顾名思义,很久以前后箐是老虎生息的地方,纳西语(拉烛裸)翻译过来则为:‘’拉‘’是老虎,‘’烛裸‘’是窝子,繁衍生息的箐沟。这里森林茂密,山高箐深,清澈见底的泉水四季流淌,后箐的后面,绵绵不断地相连到辽阔的维西犁地坪。
直到今天,年迈一点的纳西老人们仍然把后箐和武侯亲切地叫做拉烛裸。那么后箐这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当时我们和武侯是同一个生产大队,后来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分出来了,取名后箐。
(拉烛裸)后箐,这个名字不是空穴来风,我还记得爷爷曾经对我说我们这个箐沟的名字都是木老爷所赐的地名。我好奇问了问,爷爷说很久以前丽江的木氏土司木天王,带着他的左膀右臂家丁和侍从,驮着粮草溯着金沙江北上,来到了刺足落。
猎人俩兄弟是当时木天王的左膀右臂,也是我的族先,后来大哥一家定居在刺足落。弟弟与妻一起来到了他们打猎的放猎狗的地方(可扣觉)居住了下来,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纳西人,是后箐最早居住的地方,是后箐和氏家族的发祥地,后人为了纪念祖先取名(达鲁)。
关于这个箐沟里的故事很多很多,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例如:《兄弟同心杀老虎》、《刺足落的来历》、《松树结糍粑》、《木天王钉铜桩》等;神话故事有《如来佛祖撵妖精》、《聚仙玩牌》、《仙人划船处》。
在后箐,还有一座保存到现在的光绪年间的石庙。
有这么多美好的故事,可惜明天的明天是否还会有人知道?我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信口雌黄,我们需要的是代代相传。从狩猎到定居,后来放下弓弩,从此拿起了锄头的,就是我的祖先。
文内配图由作者提供
编辑:白薇
相遇丽江,相聚文艺
和崇礼
依比阔(江边)纳西若,笔名上善若水。像水一样的品性,积极、向上,乐观的文艺生活态度一直是我更大的追求。
丽江文艺
如果,你的梦里有丽江。那么,这一定是个文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