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6日,群山环抱的崇礼太子城小镇迎来了今秋的第一场雪,雪花飘落到大小不一的金属屋面上,真的宛如片片“雪花”点缀山间。
距离冬奥会开幕仅有多天。在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文创商街金属屋面工程已基本完工,这些造型独特的六边形“雪花”正是由金属屋面勾勒而成。
崇礼太子城小镇文创商街由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中方总设计师李兴钢担纲设计,以“雪花”为设计母体,超个单一金属屋面和格栅屋面共同组成了68个六边形雪花状屋面群,聚焦自然与冰雪,契合冬奥元素。
“雪花”虽美,但在这浪漫动人背后,却镌刻着建设者们一次又一次的攻坚克难。工程之难,首先难于“隐藏点”。不同于机场、展馆等项目的连续平整屋面,文创商街建筑群总面积3.1万平方米的金属屋面相互独立,68片“雪花”实则相当于68个单独项目。“雪花”造型加大了施工难度,意味着会存在更多隐藏边角、瑕疵风险。
针对屋面收边收口多、处理细节多等困难,项目团队通过3D精准建模与现场实际测量相结合,可操作模型图一键下料;最后完成现场实际安装,准确定位出每个雪花瓣屋面的形状跟大小,以亚毫米精度进行屋面缝合,保证设计美感。
第二难于“温度点”。地处张家口赛区核心区,文创商街屋面结构毋庸置疑要能抵御大雪寒风,但“雪花”屋面厚度仅为20多厘米,要靠如此“单薄”的屋面结构抵御寒冷,看似天方夜谭。屋面的多层结构包括防结露层、防潮层、保温层、隔离层等,20多厘米厚度中,新型专利保温岩棉占一多半,不但能有效隔绝冬季室外寒风侵袭,还具有保护管线、降噪透气等功能。
第三难于“精密点”。金属屋面跟镂空格栅两种板材在屋面交合,隐蔽衔接处及收边收口处如何保证密不透风?为筑牢“精密点”,项目团队“兵行险招”展开人工操作,手动测量制作对应构件,每个造型转角的防水折件,都是依靠技术员一处处亲自测量计算后手工绘图加工。项目进场至今已“走”过崇礼四季,经历了夏季暴雨、淅沥秋雨、冰雪消融的提前考验,至今未发现一个漏水点、未发生一处漏水情况。
国庆假期中,崇礼太子城小镇的建设者们放弃休假,依然坚守岗位。为了屋面工程的收边收尾工作,立志精雕细琢,打造精品工程,将这片片“雪花”打磨得愈发完美动人,展现魅力冬奥。
中新社记者探访崇礼太子城小镇,目睹各项目建设正有条不紊推进。
位于北京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核心区的崇礼太子城小镇,连接了云顶和古杨树两个竞赛场馆群,距离“雪如意”约10分钟车程,总占地面积2.89平方公里,总建设规模达万平方米,肩负着服务冬奥和赛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任务。
北京冬奥会的51枚金牌和冬残奥会的46枚金牌将在位于崇礼太子城小镇的张家口颁奖广场颁发。目前,颁奖广场的所有地面硬化已经完成,主体舞台等临建设施已经开始施工。
崇礼太子城小镇建设的一大亮点是将在预留空间内架设一条长1.6公里的有轨电车线路,沿途设6个站点,届时运动员、志愿者和观众可以通过有轨电车实现高效、绿色、便捷的换乘。有轨电车轨道的铺设工作已经全部完成,10月将对其进行联调、联试,计划年底投入试运营。
另外文创商街项目建设也处于收尾阶段,主体结构、二次结构建设已经结束;幕墙外立面、金属屋面、外部围蔽正在进行打胶和收边收口工作;文创商街部分房间正处于精装修阶段,计划11月交付北京冬奥组委使用。
(文字部分转载自《新华社》和《中新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