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崇礼创新造林模式,赢取绿色ldqu

哪里能治好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022/4499988.html

夏季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绿树葱茏、满目青翠。崇礼区是年冬奥会雪上项目主赛区所在地,生态建设既是崇礼践行绿色办奥、共享办奥的具体举措,也是带动当地群众在建设绿水青山过程中实现增收脱贫的重要载体。

年以来,崇礼区坚持把脱贫攻坚和冬奥会筹办、生态建设统筹起来,积极探索合作社造林助推扶贫新模式,引导村集体成立经济合作社并分别组建造林绿化工作队承接政府造林工程,已实施农村合作社造林14万亩,惠及77个村(40个贫困村),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与百姓富互促互利、发展共赢的新路子。

1坚持群众参与促“三变”

“实践表明,村集体合作社造林模式有效提升了百姓贯彻绿色办奥、参与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崇礼区扶贫办主任助理李会明说,探索村集体合作社造林模式以后,百姓在参与崇礼区绿化造林时切实实现了“三变”。

——变当雇工为做“老板”。传统造林模式,直接参加劳动的村民处在利益链条的最末端,收入较少。而合作社造林工程,由村集体成立营林造林合作社,分别组建造林队伍承接造林工程,并按照“凡申必入”的原则将贫困户纳入合作社和造林队伍,让有意愿的贫困群众全部参与进来,实现了群众自己揽活自己干、自己给自己当老板。

——变利独享为众分享。传统造林模式,在招投标、购买苗木等环节,层层都有代理成本,大部分利润被绿化公司拿走。而合作社造林工程采取直接申报、审核、签约的方式,优先筛选收益率较高的造林建设项目安排给营林造林合作社,减少中间环节,避免了工程款被层层分剥,让过去造林利益只有少数人独享变为现在的广大贫困群众共享。

——变被动苦干为主动管理。传统造林模式,村民只管干活。而合作社造林工程,从任务申报、合同签订、工程实施、检查验收到购买兑付的每一个环节群众都有发言权,充分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

2加强监管指导保质量

为保证造林质量、进度,崇礼区政府为不仅各乡镇配备专门的造林培训指导干部,还进一步优化了监督验收管理制度,严把村集体合作社造林各个关口。

在造林实施时,各造林主体的苗木均由乡镇牵头组织采购,确保苗木采购采取竞争方式,做到公开透明;在检查验收时,实行乡镇、区两级检查验收制度,乡镇验收采取“实施主体自验+乡镇核验”的方式进行,区级验收采取聘请具有验收资格的第三方机构验收的方式进行,保证验收质量;在工程款的兑付方面,造林实施完成后,经造林主体申请,乡镇、区级两级组织验收合格的,由区扶农公司按60%、20%、20%比例五年分三次将购买造林款直接兑付到合作社。

3延伸利益链条促增收

与传统专业绿化公司造林模式相比,合作社造林助推扶贫工程最大的优势就是利益链条更长、增收渠道更广,有效增加了村集体和贫困群众的收入。

“工程总收益全部归村集体收入并设立精准扶贫专户,按照村财乡管的制度监督管理,在优先确保未脱贫贫困户稳定增收、差异化弥补收入不足的基础上,主要用于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山岔村支部书记孔庆泉介绍,年山岔村承接的亩绿化林工程款总计有万元,搬运栽植实际花费约万元,剩下的万元将全部汇入村集体经济。而在崇礼全区,通过参与合作社造林的行政村共有77个(其中40个为贫困村),仅此一项,预计村集体平均可增收15万元。

崇礼区探索村集体合作社造林模式以来,优先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加入造林绿化队,大幅提升了村民的务工收入。年造林务工共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人,人均增收元。同时,年崇礼区还在贫困群众中聘用了名生态护林员,带动人均年增收多元。

为进一步提升当地群众支持植树造林的意识,崇礼区在造林土地收益、资产收益方面下足了功夫。对于造林涉及到农户的平地给予每亩每年元的租赁费用;对于涉及到农户的坡地给予每亩每年元的租赁费用;对于涉及农户的弃耕地参考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给予每亩元的补助,五年分三次兑付。采取土地权属不变、“树随地走”的办法,所有新增造林的林地所有权归村集体和村民个人所有,进一步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户的财产性收益。据此办法,崇礼的新增林木不仅是良好生态的呵护者,也是各村和村民长远发展的增收产业。当下,在绿意盎然、林涛阵阵的崇礼,一套“短期扶贫靠造林、中期增收靠管护、长期发展靠产业”的“组合拳”已然成形、刚劲有力。

编辑校对:王健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lizx.com/clxmj/90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