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全中国都被“雪”霸了屏。除了南京、江苏、河南、河北等地的群众们在社交网络上大炫雪景外。东北朋友们却因为“雪”而糟了心。
前不久,先是“亚布力”老总“雪中陈情”引发“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讨论,接着“雪乡讹人”事件再度将东北推向风口浪尖。一时间,网络上除了对东北地域上的声讨和“埋汰”外,也不失有权威媒体发出世纪之问----“东北怎么了?”“东北能振兴吗?”
我!猫妹!本着爱好和平、助人为乐的社会主义新青年精神,看着“糟心”的东北老铁们,我们绝不能“落井下石”的喊着“”,说着风凉话!要我看:东北,还是能抢救一下滴...
千亿级资本涌入滑雪产业,万亿经济规模纳入国家计划黑龙江“亚布力”和“雪乡”事件爆发以来,网民们群情激奋,再度将我国自有的“看热闹不怕事大”的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网民们高呼“雪有啥好看的,哪里没有雪呀!”“再也不去东北滑雪旅游”等云云。他们这种对“冰雪”,对东北极端的看法不单单伤透了东北三省无辜者的心,也让广东、广西、海南南三省的朋友们有苦难诉、无语凝噎。
不过,南三省们的朋友们再怎么诉求、悲苦都没用;雪花,这个天地馈赠的珍品,还真是东三省得天独厚。而东三省的“经济危机”自雪中来;要想振兴,说不得还得回到雪中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东北有三宝:直播、喊麦、撸烧烤。未来东北也可以有“新三宝”:旅游、表演、撸烧烤。
看到这,估计有人说:“东北那样,滑雪、旅游我可不去,除了烧烤.....”但是,话说回来,倘若在冬天,喜欢一望无际的冰原;享受“一猛子”扎进雪中;在雪上驰骋的朋友们,东北还真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地方。
以滑雪为例,《年度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年全国家滑雪场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其中,黑龙江以家居全国之冠,山东和新疆分别以58家、57家位居二、三位。从区域来看,东北和华北的滑雪场建设是主要区域。
此外,中国四大滑雪区域,东三省占去其二。该四大滑雪区域分别为:黑龙江亚布力区域、吉林区域、崇礼-北京区域、新疆区域。
另外,伴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北京申冬奥成功等因素的影响,“全民滑雪”的时代或开始到来。
年,我国全部滑雪人次为万人次,参与滑雪的总人数为万人次,人均滑雪次数为1.33次。预计到年冬奥会举办期间,我国滑雪人次将达到万。
年11月,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国家旅游局共同印发了《冰雪运动发展规划(-年)》。根据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到年,直接参加冰雪运动的人数将超过万,并“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与之相关的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达一万亿规模。
高速增长的产业吸引了资本的纷纷入局。根据央视财经报道,从年开始,国内外资本就开始争相涌入滑雪行业。张家口崇礼、吉林长白山、北京近郊、黑龙江等地都成为冰雪度假区选址的“兵家必争之地”。据初步统计,四大热点区域雪场投资总额已经超过亿元。
面对巨额投入,冰雪产业的参与者中开始出现拥有资金实力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国内新开张的滑雪场大多也不再只以体育功能为主,而逐渐升级成为了集滑雪场、自持酒店商业和可售物业于一体的滑雪主题度假村模式。根据统计,仅在吉林省区域,万达、万科、鲁能、中弘等大型房企已经开始进入度假滑雪市场,投资规模已经超过亿元。
有学者在分析东三省经济时指出,过低的温度是导致东北经济下滑的因素之一。但其实,这几天吵得沸沸扬扬的“亚布力事件”和“雪乡讹人”事件背后,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不失为一大亮点。
从滑雪体育运动到雪乡旅游,从哈尔滨冰雪节到查干湖围猎。独特的气候塑造了东北无与伦比的旅游优势。事实上,东三省也并没有放弃这一大资源,这些年围绕着“雪”的项目开始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但旅游行业毕竟属于服务行业,如何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享受舒适、安逸、全面的服务则是东三省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
“冰雪旅游产品”融合,提高核心竞争力冰雪的魅力让游客接踵而来,丰富的产品、优质的服务才能让游客流连忘返。
打造“冰雪”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精髓在于:冰雪能带来什么?东北有什么?
从冰雪出发,可以滑雪、赏雪、围猎、拍电影、冰灯展会等。事实上,冰雪自身能带来的旅游产品东北一样不差。
但是,东北“冰雪经济”如何在雪量和质量同样发达的华北、西北地区中脱颖而出,就要回归到地域的文化层面了。
东北有啥?东北有赵本山、刘老根代表的小品二人转文化;有MC天佑代表的喊麦文化;有纵横全国各大直播平台的网红文化;有活跃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快手文化;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大金链子”;有让人觉得耳目清新的着装文化....
看到这,估计有网友说:猫妹,你这举得例子太违和了....
此言差矣!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优秀文化?优秀文化就是能够被大众所接受,所喜爱的文化。东北人现在的形象或许遭受了太多的“冷嘲热讽”,但是那不过是被官方塑造的经典文化轻视人民群众所塑造的草根文化。实际上,草根文化才更容易被人、被游客所接受。
有了东北独特的文化再加上令人心醉的冰雪魅力,让东北的冰雪经济在一群“自命不凡的妖艳贱货”中鹤立鸡群并非是个伪命题呀。
你们想想:到达东北后,穿着貂,夹着包,胸带二两金链子,看着别人问“你瞅啥”的东北老爷们亲自陪同你是不是特别有安全感?
入住民宿后,看着你小心翼翼的挑选锅里素菜的时候,拿大钢勺“猛”的给你舀一碗硬菜,嘴中讲着“哎呀!你吃啥呀吃那么点”的东北老爷们是不是备有亲切感?
泡温泉的时候,东北小伙给你表演着二人转、喊着麦,你想看啥给你表演啥是不是特别有融入感?
滑雪的时候,脚下踩着滑雪板,胸间挂着大金链,左手拿着串,右手舞着绢,嘴上喊着麦,是不是特别有自豪感?
综上,东北的振兴还是要回归到东北去,回归到东北人,回归到纯粹的、淳朴的东北文化。
实体经济的滑落不只是对东北的拷问,扬长避短、打造区域特色未尝不是一个新方向。
本账号系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