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先锋左淑芬发热门诊50天的坚守

<1月23日,大年二十九,左淑芬被任命为北医三院崇礼院区发热门诊的护士长。看着零星前来就诊的发热患者,她知道,这个年是回不了家了,医院,把守好这扇大门。而这一把守,就过去了50天。

睡觉的时候打点滴

面对前来就诊的发热患者,不能确定是否携带新冠病毒,都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对待。守好门户,有效分类,再进行个体诊疗,在每一个流程中,她都要确保每一名患者和每一名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是否到位,防止医患感染的情况发生。同时,由于门诊人手少,任务重,身为护士长的她还需要承担起全体发热门诊的后勤保障工作。

崇礼的冬季原本就寒冷干燥,再加上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短时间内陡增的工作强度,这样不久,左淑芬就病倒了。重感冒,输液治疗是好起来最节省时间的办法。然而,她没有时间输液。

为了确保工作不掉队,她白天黑夜地坚守岗位。接待前来就诊的发热患者,补充前线人员每日所需的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指导医护人员练习穿戴防护用具,有时候还要保证工作环境内的卫生清洁,不知不觉已到深夜。回到宿舍,她才有时间把自己的药吊在床头,一边输液一边小睡。快到时间了,再用定好的闹钟把自己叫起来,拔掉针头,再安心睡去。

而第二天早上,她总会第一个到岗。

“趁着同事还没到岗,我得把新一天大家要用的所有的防护服、口罩、面罩、护目镜、手套、鞋套都一一擦拭消毒,摆放整齐,方便大家拿取。”左淑芬说。

纸巾垫在口罩和脸之间

由于口罩长时间贴合面部,左淑芬发现她对口罩的材质过敏,敏感的脸部皮肤逐渐出现了症状。

“红、肿、痒,一戴口罩脸上就非常难受,”左淑芬说。

过敏到了什么程度?原本是双眼皮的左淑芬两只眼睛又红又鼓,生生地撑成了单眼皮。在身穿防护服,只靠护目镜后面医院,同事们都无法识别她。晚上回到宿舍,自己那依靠面部识别解锁的手机对着她毫无反应。

看着手机屏幕上倒映出自己的脸,左淑芬不由得感叹:“好丑啊!这该怎么办呢?”

作为发热门诊的护士长,她有责任带领着同事度过平安的每一天,即使难受,她也要忍过去,怎能因为轻伤退下火线?

“大家都够累的,不能给同事添麻烦。”对于过敏的问题,左淑芬只能自己想办法。最初,她尝试吃抗过敏药缓解,稍微能缓解一些痒的症状,但因为不可能不长时间接触口罩,过敏药的作用越来越显得微薄。

最后,左淑芬在不断摸索中找到了一个好办法,她把纸巾或是晾干了的湿巾隔在自己的脸和口罩中间,再在抗过敏药的辅助下,逐渐减轻了过敏的症状,让她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冲在前排。

防护知识都是现学现教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来得太突然,没有合适的有关于防治该疫情的指导和参考资料,在一段时间里,左淑芬充当了防治带头人的角色。

为了实现门诊零感染的目标,左淑芬在完成基本工作的同时,利用工作间隔时间,上网查阅武汉等疫情高发地区的防控经验,并积极向同行中的权威请教专业的防护知识,再将所学整理成资料,通过电话视频的方式,向全单位的医护人员进行流程讲解和指导,同时也听取他们身处救治一线的反馈意见,以便对防治的手段和流程进行优化。

“每一个工作程序都要做到精准。”从网上熟悉了诊疗流程后,左淑芬先拿自己练起。如何安全地穿上再脱下隔离服,如何正确佩戴各种防护装备,左淑芬一遍遍地去练习。她知道,只有她熟悉了,熟练了,才能有信心、有底气去教大家保护自己。

左淑芬说,“每天早上同事到岗后,我会检查并确保每一位门诊上岗人员的防护流程和细节,细致地检查每一个步骤操作的正确性。我有时会参照国家发布的指导意见,反复地唠叨他们改正错误的习惯,在确定没问题后,我才会让他们走上防治一线。”

在左淑芬的现学现教中,发热门诊的防治工作走上了快速路。

谈到这场疫情的走势,左淑芬自豪的讲:“虽然现在还不是彻底放松的时候,但一天天的工作实践,一天天的防护改进和全国新闻上报道出来的一天天疫情的缓解,都是看得见的,现在工作有了规律,我也轻松了很多,心理上也不像最开始那么紧张了,我有十足的信心做好这场战疫的收尾工作。”

投稿邮箱:clrmtzx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lizx.com/clxxw/144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