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星马和林

点击上方“书画人才海选”可以订阅

马和林,字燕南。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李延声导师工作室画家、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央民革中山书画社社员、中国书画报社特聘书画家、北京燕南嘉美术中心艺术总监、北京世纪金色嘉园文化艺术中心理事、北京祁贤堂艺术中心顾问。曾在多家报刊发表国画、油画、连环画、装饰画作品。艺术作品被《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专业报刊专栏介绍,出版多部单集连环画册,出版个人画集《马和林中国画选》。中国画作品入选国家画院十周年教学成果展及各类中国画名家学术提名展,获第二届华夏之星中国书画人才海选人物画铜奖。

档案编号:H2-                   

润格价:元/平尺

创作就是生疏探寻

文/马和林

我很钦佩和羡慕成熟画家的习惯性艺术语言,那种对表象和本质的把握是画家多年修炼的结晶。画家个性语言的产生是画家生活阅历、审美追求、师承关系以及天赋秉性作用使然,似乎每一位心存志远的画家都在追寻有别于他人的个性化艺术境界。

  经过长期的生活与艺术实践,不同画家养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倾向,成熟而富于探索的画家会脱颖而出,形成鲜明的艺术语言。

  个性语言的形成依赖画家长期笔耕不辍,表现为经年养成的个性特征、个人气质及习惯性表现手段,呈现一种稳固的个人符号。

  作为热衷于表现人物的画家,应该深知大千世界的千变万化,深谙不同阶层、地域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同时也理解每个画家的局限性和专注性而不可能把眼前的宇宙包揽无遗,在有限的艺术创作中,我们所能表现、能揭示的世界只能是自己眼见的世界或者是自己创造的世界。因此画家在自己的艺术生涯里最终形成有别于他人的个性化艺术语言尤为重要。

然而这并不等于说所有画家就应永久性地沉溺于个人的思维模式,沿用一成不变的哲学思想和美学理念,沿袭一个固定模式去表现世界。南宋谢赫六法中提到“应物象形、随类赋彩”就是要求画家对不同表现对象的变应能力,重视客观世界的存在,真实地描绘和创造不同形态的万千造化,以多维的审美视角表达一个画家的种种感受,而不是千篇一律地展现一种审美态度。

  我们在中外美术史上见到过很多艺术家是随着心境的变迁、审美的转移和技法的圆熟而在不同时期创造了仅属于他那个时期的别样风情和魅力的作品,回顾画家们的创作历程,异彩缤纷,一生一路绽放各异气象,为后人留下了丰富隽永的艺术生命符号。

  我深感自己属非成熟画者,所有绘画都处于探索阶段。在每一次的创作中,我不仅要尊重我自己的主观感受,更应从人物的属性出发,努力地尊循外师造化的原则,对人物进行理性分析,不会像有些艺术家主观决定一切,感受决定一切,我做不到意识先行,中得心源的前提是因为我们不是主宰世界的神,尊重不同的生活,敬畏生活,忠于生活并享受生活。

  每一位画家的创作契机都不完全一样,今天的创作心境与昨天或许截然相反,今天的世界与昨天有着不一样的精彩内容,解读我当时所在的移动空间,诠释这个变化万端的周遭,表现不一样的自然和社会,需要我在不同画面展示不同的观念和手段。我没有习惯性的表达方式,都会随心境变化来调整自己,其实也想缔造另类审美符号,但是审美符号不是学来的,是依靠生活悟道的,是经历炼狱般锤炼出的,我仍然在路上-上下求索。所以对我而言,每一次创作就是生疏的探寻,是对不同阶层领域中人的一种理解和热爱,也是一种艰辛的跋涉,是关照当下心境的表白,也是我情感的宣泄。

  在写意人物画的南北分野上,我更喜欢南派以写为主的框架,追求笔墨的变化,更多的是骨法用笔,忽略素描空间的表现力,阐述画面黑白灰的简明关系,这似乎与当下中国画风尚大相径庭,希冀着我的老师李延声先生所一以贯之的:“中国人物画用线就能风骨传神”。就人物的组合上不排斥戏剧性的表现形式,也追索人物本身的纯粹精神、意象性表达,也对画面的绘画性着迷。世间人们的吉祥与苦涩、欢乐与忧郁、美丽与丑陋似乎都不重要,都可以面对,都可以作为审美表达对象,而追寻人性的美,人性的光彩,在我看来是永恒的。

  我在追寻,在不断失落中追寻自我,希望将来可以拥抱那份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作品名称:《高原之家》90㎝×㎝获铜奖

展览:北京民族文化宫年1月1日—7日

香港中央图书馆首届香港国际书画艺术双年展

年3月9日—12日

出版:中国文联出版社《第二届中国书画人才海选获奖作品集》

作品名称:《母亲》68㎝×㎝ 

出版:《中国书画报》年3月5日第17期第11版

   《华夏之星第五回提名展展览作品集》

展览:深圳“巾彩鹏程”纪念国际妇女解放运动周年

年3月8日—3月15日

收藏:深圳三希美术馆

作品名称:《晚风》68㎝×㎝

出版:《中国书画报》年3月5日第17期第11版

   《华夏之星第五回提名展展览作品集》

展览:深圳“巾彩鹏程”纪念国际妇女解放运动周年

年3月8日—3月15日

收藏:深圳三希美术馆

作品名称:《京城瑞雪》㎝×90㎝

出版:《中国书画报》年9月21日专刊第11版与天津画家杨来春整版专刊

作品名称:《海燕》㎝×68㎝

展览:墨尔本大洋艺术馆首届澳大利亚全国美术展览

年10月22日—28日

出版:《首届澳大利亚全国美术展览作品集》

作品名称:《天堂云梦》68㎝×㎝

出版:《中国书画报》年11月26日专刊12版

活动:问道五岳?华夏之星衡山采风

年12月6日—11日

作品名称:《铁血雄魂》㎝×68㎝

活动:华夏之星走进雪豹突击队年3月28日

出版:《中国书画报》年4月1日24期第2版

作品名称:《姊妹》㎝×68㎝

活动:爱欣爱心——华夏之星与慈善同行书画捐助

收藏:爱心人士

作品名称:《雾锁太行》㎝×68㎝

展览:墨尔本、悉尼两地第二届澳大利亚全国美术展览年10月14日—30日

出版:《第二届澳大利亚全国美术展览作品集》

作品名称:《香江之约》70㎝×㎝

展览:香港中央图书馆第二届香港国际书画艺术双年展年11月18日—21日

出版:《第二届香港国际书画艺术双年展作品集》

作品名称:《今天.昨天》获铜奖㎝×㎝

展览:庆祝建军90周年全国书画展

扇面作品 华夏之星清风徐来·第六回提名展

马和林参加第二届华夏之星中国人才海选颁奖典礼.1.1

马和林参加华夏之星第五回提名展.3.8

马和林参加首届香港国际书画艺术双年展.3.9

马和林参加纪念《讲话》74周年座谈会.5.23

马和林参加张家口崇礼区高家营镇啕北营完全小学公益助学活动.5.27(左二)

马和林参加首届澳大利亚全国美术展览.10.22(右一)

马和林参加爱欣爱心-华夏之星与慈善同行书画笔会.11.20(前排左一)

马和林参加华夏之星山西灵丘城镇小学助学活动.11.24

马和林参加问道五岳走进南岳衡山采风活动.12.7(左三)

马和林参加华夏之星走进雪豹突击队慰问活动(.3.28)

马和林参加华夏之星年度展.5.23(右一)

马和林参加第二届中国画金鸡奖颁奖典礼.8.22(左一)

马和林参加第二届澳大利亚全国美术展览.10.14

马和林参加第二届香港国际书画艺术双年展年11月18日(左一)

首届华夏之星?中国书画人才海选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苯酚价格
西宁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lizx.com/clxxw/58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