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bram香港一百,赛事本身不多介绍了,是亚太地区最经典的超级越野赛之一。16小时内完赛为小金人;20小时内完赛是小银人,24小时内完赛是小铜人。获得小金人是越野跑者至高荣誉和实力的象征,港百是UTWT(UltraTrialWouldTour)系列赛事的亚洲站,每年的一月份代表UTWT的第一站开幕赛,吸引着整个亚洲越野TrailRunning爱好者。
比赛路线:
历年来线路设置很少发生变化!起点设在西贡北潭涌(PakTamChung),终点大帽山扶轮公园(RotaryClubPark).总长度官方报道99公里(SuuntoSpartanUltra比赛实测95.4公里);累计爬升官方报道+米,(比赛实测米)。
香港一百的报名不像其他百公里越野赛要求至少提供50公里的完赛成绩,港百一直没有门槛,大家在同一跑线上抽签拼RP,或在前一年的比赛中做志愿者,或通过慈善募捐,就能最终参加越野跑的亚洲杯赛事。
官方海拔爬升图是这样的,看这个图,前半段看上去非常平缓。其实不然,前50公里,我的手表显示海拔累计爬升已经过m+,如果赛前可以看到下面这个图的话,该如何准备?
SuuntoSpartanUltra没有在到达香港后调教,默认最低海拔-30m.赛后和朋友的SuuntoAmbit3的累计爬升基本吻合,前半段有超m+的爬升。赛道路面大多是石板路,石头铺设的游客步道,少量土路石子路土路,90%为硬装路面,和杭百道路的情况差不多,不少石头步道台阶间落差比较大,考验髂胫束和臀中肌,以及下坡技术。参赛者Hoka,以及Vibram的缓冲越野鞋比较多,我在比赛前慎重考虑决定采用去年在崇礼后半段以及商学院户外毅行越野赛使用过的LaSportivaUltra:AKASHA越野鞋,52公里换装点同样放了一双替换的AKASHA。
赛前定目标:
都说港百是百公里入门级赛事,其实心里知道软化路面更容易发挥,保底小银人(16到20小时完赛)到了后来就是心里念叨着小金人(16小时以内完赛),如果我有跑过这个线路我的目标就不用念叨小金人了,16小时完赛比想象的难很多,一定会放低要求。随着比赛日的临近,看了几篇跑友写的历年来夺金的贴以后,打了鸡血,居然定下了一个荒唐的15小时05分完赛的计划:
事实证明,这个配速计划对前半段赛事难度的低估以及过于激进,导致大腿抽筋在CP5前调整了4个多小时。
赛前训练:
印象中好像没怎么特别加量去训练,保持月跑量KM尽可能每周3次外加周末尽可能一次长距离LSD,每次训练稍长点15KmMAF心率训练为主,很少练强度,一周两次核心力量训练和认真的拉伸。下半年的工作也比较忙,尽量保证训练的效率和中低强度,让第二天有足够的精力安排工作。12月份更加忙碌出差比较多,一次重感冒发烧调整休息了一周,一夜回到解放前。12月25号的毅行商学院四明山42公里比赛虽然名次还不错,比赛中还是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之后就基本上歇着了,心想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休息得有点早,导致港百前半段一直找不到比赛节奏去稳定发挥。
到达香港:
早早请了两天年假,很快到了1月13日,按计划下午1Pm到达香港,右手出机场外乘九巴编号A41大巴士(25块港币),大约30多分钟左右到沙田丽豪酒店站,下来过地道就到了,赛事组委会安排的特约酒店,提前一天并在6pM之前到达可以在这个酒店领参赛包,最好事先向组委会预定从酒店发往起点西贡北潭涌的大巴。
到达酒店后领参赛包入住,下午3点听赛事讲解和新闻发布会,近距离接触国际越野跑好手。
遇到老朋友陈老师和老板娘合个影,和麦神麦嫂碰头简单聊了聊今年UTMB的规划,老婆负责看看哪里有好吃的,点评上讲丽豪边上的叉烧大王很灵光。
这次越野新秀一哥闫龙飞赛前受伤没能来参赛,当时就有感觉运艳桥会代表中国军团赛出好成绩,碰上运艳桥在会场合了个影,并预祝他明天强劲发挥。
赛事包收拾停当后,在边上的叉烧大王吃了顿晚餐,想早早睡觉,也是辗转反侧,眯了4个多小时,失误的一件事情是为了省时间,前一晚就把肌效贴打上了,比赛时穿上了比较紧的压缩裤导致高负荷运动下血流有些不畅。
比赛记录:
比赛日6点开始下雨,人比较多,步行到外面打车去了起点,存包后上厕所,很快就等发令了。起点热闹非凡和蛋哥,脚跟等一拨朋友打招呼拍照,打消了不少从昨晚一直到早上的紧张。
这时候感觉国际大神们离我们好近,自信心也有点爆棚,还没眷恋适应一下,已经倒计时开跑了。
跟着前面的精英部队扑腾着跑了5公里,之后就开始一直被超越模式了。
到SP1共11公里,比较好跑累计爬升米,在第一公里迅速通过上山的瓶颈之后,这一段有挺长一段的平路和下坡公路耗时1h06,比计划慢了1分钟到达。
SP1经过CP1到CP2一共16公里,要翻过米的西湾山,累计爬升有至少米,还要翻过好几个小山包,穿越几段沙滩,耗时2h17,比计划慢了7分钟。不是跑的慢,其实还是指标定的过高了,如果让我下次重新再跑,我一定在开场前27公里,比这次比赛配速再慢15分钟。
前三个SP1,CP1,CP2共27公里,这段心率都比较高,兴奋太早,消耗过大。前三个CP休息站停留在1分钟以内,进站前喝自己软水壶的水,补盐丸和能量胶,进站等志愿者灌水的同时吃香蕉和鸡蛋三明治或蛋糕。
从CP2到CP3HoiHa这段8公里的实际执行时间是合适的,耗时1h13,是身体的反应被迫降速,股四头大腿前端内侧的肌肉有明显酸胀的感觉,类似从前的比赛中是抽筋的前兆,赛前爬升缺练,以前铁三比赛最后跑步阶段这块肌肉都会抽筋,可惜最近还是忽略股四的力量发展。前面过快,赛前专项准备不足让我从CP3到CP5这两段倍受煎熬,一过CP3两段爬升后第35公里开始,左右腿股四头开始轮流抽筋了,配速明显下降,抽的时候需要缓一缓,缓解以再加快配速,就这样来来回回N次。遇到几次脚跟和罗德曼,脚跟也是Sub3的超马老司机了,让我试试提高步频,减小步幅来缓解抽筋。我步频是提高不了了,渐渐地跟不上他们俩了。
我明白自己是有体能的,但就是一到加快输出的时候,就开始抽筋,肌肉抽搐带来的疼痛紧紧地锁住两条腿,不再灵活自如的产生动能,身体和精神在这个阶段都被压抑着,感觉有点漫长。等到翻CP5之前的海拔米的鸡公山时,大腿内侧根部都开始轮流抽筋了。
这表情也有点呆滞了,爬到一半时,老婆和大儿子已经到达52公里CP5的换装点等候,我看了看表,想想自己这个状态,后半段的爬升还要多,这次小金人的梦想已经灭了一半了。儿子在电话那头高声的叫着:“爸爸你怎么那么慢快点呀,小麦叔叔已经换好衣服,吃好饭,已经过去快一个小时了”。我和老婆讲了目前的情况,到换装点调整后再看情况,有机会还是要追小金人的。
爬完鸡公山顶,以放松的方式下山一路狂奔,感觉腿舒缓好多不再抽筋,突然发现下坡速度并不慢,超越N多人,心想后半段拿到登山杖以后,只要上坡顶住,下坡加速,小金人还是有机会的。不过距离天黑还有两个半小时了。
到达CP5换装点时,家人已经把换装的袋子领好,我换上长袖夜装,帮我冲上蛋白粉修复肌肉,热的泡面也吃了一碗,拿上登山杖,15分钟出站,节约了不少时间,短暂的休息人也舒缓了很多。
出CP5之后只要不跑,上坡缓路一直都是用登山杖,尽量缓解下肢的压力,抽筋状况缓解了一些,但只要爬稍大点的坡抽筋还会有,13公里爬过海拔米的马鞍山到了CP6,耗时2h31包括CP5停留时间,不知不觉中比计划快了5分钟,进站又看到了脚跟和罗德曼,心情也舒坦很多。2分钟的停留,吃了香蕉和蛋糕,喝了热咖啡,带上头灯,赶往CP7BeaconHill笔架山,渐渐的发现用有氧方式通过脂肪给身体供能,身体的移动更加有效和持久。此时下午5点35分,运艳桥已经冲过终点夺得赛事冠军。
笔架山顶上的休息站是西岛中学童子军的营地,他们在CP7服务港百很多年了,一下午精心准备了热的意面,热汤,三明治。堆砌了篝火,他们的服务也非常主动到位,在接近山顶米就能听见劲爆的音乐,一进站志愿者的热情和篝火的温暖就可以舒缓每位夜行跑者疲惫的身心。
在到达CP7之前的路上,遇到了”大另类”大哥,上海公安系统的资深跑者,第四次参加港百了,从铜人到金人都收集齐了,老司机的时间把控非常严格,并提示我一定保证后半段这样的速度,小金人会有希望,希望又渐渐燃起。和大另类一起进CP7,时间基本按照规划,于是我在1分中内吃了碗意面,不敢多停留,尽快远离这里的温暖,这个站点有着难以抗拒的温柔和诱惑,我转眼没有看到大另类大哥,把Nao开到最亮,从笔架山顶一路冲了下去。
下了笔架山过了马路天桥,于是向前半段有大批猴子出没的针山前进,夜色降临,猴子也饿啊,不敢拿食物出来。眼看一群猴子在猴王的带领下尾随两位头灯比较弱没有手杖的跑友,有抢包作案企图,我开亮头灯对着猴子们的眼睛照射,把手杖敲的呯呯响,猴子们才停下来乖做路边。又翻越一座小山后,感觉海拔在明显上升后,再来一段下坡公路,这是我状态渐渐回升,可以用4分多的配速跑下坡,香港的夜景璀璨迷人。没有停下来拍照,后来借了张陈老师下面的图。
到CP8ShingMunDam针山脚下将近10公里的居然只用了1h07,比计划快了13分钟,进站打卡,看到Live直播的老婆打电话来慰问,认为有点不可思议,听到我声音正常反应良好才放心。此时此刻接近晚上8点,还剩针山m,草山m,大帽山m最后三座大山,CP8没有停留直接出发,之后遇到厦门大学EMBA参加过戈赛,极地长征的余观帝同学,基本上我们一前一后,相互鼓励打气,上坡他领先,下坡我超越。1h39分一气挺过针山草山到达CP9LeadMinePass,记得爬草山的时候山上大雾弥漫,能见度10米以内,寒冷的空气刺激着喉粘膜,有了年霜冻恶劣天气的教训。装备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Odlo速干保暖内衣和一件Montane防风防雨轻量冲锋衣妥妥的应对晚上的寒冷雾气和冷霜。
在CP9往大腿上涂了一通舒缓疼痛的药膏,一杯咖啡下肚灌满水,5分钟停留,晚上9点58分出发,还有2个小时翻越大帽山就可以在16个小时内,凌晨前到达终点,获得小金人胜利在望了。然而海拔米的大帽山也曾经止步过太多跑者的金人梦。我不停的看着当前海拔数据,希望山顶快点到达,可爬到一半又开始抽筋了,最后的山顶几乎就是用杖顶上去的,庆幸上身核心有经常锻炼到。
11点15分到达山顶,开始下坡还有4.5公里,被工作人员告知小金人妥妥的了,然而看见无尽的下坡心里还是没底,也不敢冲太快,石板公路快速下坡对膝关节的冲击力会倍增,一旦受伤就会和金人说byebye了。11点半下到底有转了山路,本来以为已经到,才知道今年改了线路,焦急地问着路口志愿者,哥们说再要翻两座小山还有2公里就到,听完快哭了。一路狂奔,这小山还挺高,心里嘀咕着终点怎么还没到,终于在第二座小山顶听到了终点的麦克风和音乐,跟上前面一路十来人,排排队陆续冲向终点,在最终15小时43分06秒完成了金人梦,那种痛并快乐的喜悦和满足感是到目前参加的任何一场比赛无法相比的。
Live实播的分段完成情况如下:
仪式感必须要有的,终点遇到了小麦,一起合影一张。祝贺:小麦,脚跟,罗德曼,大另类,余观帝等朋友获得小金人,蛋神PB了去年精英成绩22分钟。需要更加恭喜号陈老师,28小时12分完成了自己的首百。
比赛后记:
这是一场和自己对话的比赛,最快的选手历时9小时35分,最慢的29个多小时,竞技体育崇尚力量和速度,但在生活和工作中为完成自己的目标不管快慢都同样伟大,港百在寒冷的冬季雨夜里,坚持20个小时那是什么样的经历?当Sub16小时的选手已经完赛进入梦乡时,大多数的完赛型选手同样为了坚守一份在关门时间内完成的期望,在寒冷的山野中正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煎熬。
不少跑者都会有同样的感受:在现代社会里大家由于忙碌于工作和习惯的日常事务变得不再敏感;在身心疲惫,承受煎熬的长距离比赛中,志愿者的热情会更加容易让人记忆深刻,食物也会变更加有味道,也会渐渐的淡化对物质的诉求;渐渐地懂得用柔软宽容的心对待并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家人朋友,同事和工作伙伴。
怀着敬畏之心去面对山野和自然,长距离赛前各方面认真充分的准备才是目标时间内安全完赛的前提,有时候放弃比继续坚持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勇气。
比赛后半段认识的厦大EMBA余观帝同学,15小时43分15秒也拿到了小金人,我们前后脚冲线,赛后他在朋友圈的分享:“四年前我压根不敢想象我可以拿小金人。人生就是如此,厚积薄发.年5月开始第一次恢复长跑从3公里开始,8月第一次15公里用时1小时30分跑完,整个人散架。无论跑步,事业还是人生不要好高骛远,只要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只要坚持每年完成一个小目标,则十年后必成大器。”
最后需要由衷感谢志愿者们,你们的热情和付出让我们倍感温馨,你们是港百赛道上最靓丽的风景线,港百下次再见!
中科白癜风新春喜相迎中科白癜风新春喜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