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快马当先蓄新势ldquo半年

找准发力点,锚定更高目标,鄞州工业经济争先也争“尖”。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5%,两年平均增长9.1%。

“面临发展新格局,鄞州发挥奥运首金精神,以争先创优再进位、创新转型再跨越为目标,抓好运行监测协调、工业项目建设、产业链优化提升、数字化改革、工业土地全域治理等工作,稳中求进交出高分答卷。”区经信局负责人表示。

图为中车产业基地。

一马当先,澎湃着新动能的强大推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且超过全市平均。其中人工智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速分别达到53.9%和45.1%,均超过全市18个百分点以上。

近日,我区15家企业入围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在高端装备、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发光的“小巨人”是我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向高端、绿色攀登的缩影。其中,宁波精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数字化改造,盘活低效厂房拓空间,生产的汽车大灯调光电机入选“浙江制造精品”,成为新晋“亩产英雄”。

今年以来,鄞州以全省数字化改革、数字经济系统建设和创建“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为契机,推动软件产业双向转化,为数字经济发展强筋健骨。上半年,我区实现软件和信息传输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1.8%,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28亿元,同比增加34.3%,高于全市平均4.4个百分点。

“诠航科技”聚焦道路交通安全智能化应用,研发隧道智能警察等创新产品,应用于北京冬奥会期间北京市进入崇礼赛区的主通道中;“文谷科技”立足工业数字化,为汽车、新能源、新材料、机械加工、食品等行业的多家企业提供服务;新落户的“创贤半导体”专注功率半导体封测装备研制,正在快马加鞭奔向投产,预计达产后实现年产值2亿元……

图为精华电子车间。

站在新时代风口,鄞州不断以“新”聚能。上半年,我区半导体分立器件、城市轨道车辆、电子元件等新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0%、69.0%和41.4%。

5月,25辆高端电动巴士从位于宁波中车产业基地的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启航,发往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凭借研发升级、数字化改革等“内功”修炼,“中车电车”成功与新西兰运营商达成合作,将在5年内为对方提供台高端电动巴士,订单总额高达3.8亿元。中车电动汽车海外出口总部也在鄞州成立,为鄞州高端装备制造业攀高添砖加瓦。

更深层、广袤的动能成长空间蕴含在业态融合里。今年,以“奥克斯”“乐歌”“美康”等优质“5G+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为代表的“新应用”持续发光发热,全区智能制造领域重点工业企业机器联网率已达76.8%,企业上云数家,数量均居全市首位,成功入选省级产业集群(区域)新智造试点名单,将以“未来工厂+产业大脑”为核心引擎,发力开展新智造核心技术攻关、诊断评估、治理探索等系统建设。

新动能要有新成长,离不开锻造全局优势。今年以来,我区围绕“”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和前沿产业重点发展领域,聚力打造“1+4+N”条具有明显特色的标志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将目光投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产业链强链补链。

图为“乐歌”数字工厂。

1条特色优势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4条市十大标志性产业链中的智能家电产业链、集成电路产业链、磁性材料产业链、时尚纺织服装产业链,以及N个产业集群,如电梯、缝纫机、智能医疗等产业集群,构成了鄞州制造强链补链矩阵。

今年,云裳谷纺织服装时尚产业园数字工厂正式运营,智能化运作促进生产效率提升20%,产能空闲时还能为中小型纺织服装企业提供智造服务。作为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项目,云裳谷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为上下游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中小微企业及团队提供品牌孵化、研发设计、智能制造、面辅料供应、外贸综合服务等公共服务,“链”式助力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

上半年,我区密集举办集成电路产业生态论坛、新能源汽车整零对接会等产业链专项活动,累计落实17个标志性产业链主体,创建5个产业链上下游共同体单位,为先进制造业体系的打造添砖加瓦。

来源

鄞响客户端记者丨陶潇迪编辑|方也更多新闻海曙通报:排除1起新冠核酸检测异常结果我区开展文旅场所疫情防控工作督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lizx.com/clxzx/126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