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雪上场馆项目BIM应用案例赏析

北京冬奥会共规划了25个场馆,分布在北京城区、延庆和张家口崇礼3个赛区。其中,延庆和张家口赛区均位于地形复杂的山区,且建设规模庞大,难度系数较高,在场馆选址、建筑能耗、赛后运营等方面将面临巨大挑战。

同时,“高度集中、节俭、科学、可持续办奥运的思想”对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的设计、施工与运营全寿命期各个阶段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用目标

如何处理由于信息需求多样性带来的数据共享受阻,以及如何满足冬奥会场馆特殊性要求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掌握各参与方对BIM相关信息的具体需求内容和程度。

工程概况

通过对张家口和延庆赛区的实地考察和项目初步调研,了解到雪上场馆的建设往往是以设计方为主导。张家口赛区BIM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设计方内部进行顶峰俱乐部结构、管线等的碰撞检测,对于其他结构较简单的部位则是简单建模;各个专业的深化设计厂家会根据需求深化所负责的模型,使用的软件有Revit、Rhino等。施工方主要是按图施工,目前基本没有使用BIM模型。延庆赛区设计方对高山滑雪中心和雪车雪橇中心两个场馆,均聘请专业的团队负责BIM建模工作。同时,施工方也建立了自己的BIM模型,但是施工模型虽具备了精细的要求,却难以满足与其它参与方整体协调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各参与方用到的BIM软件也各不相同,有Rhino、Revit、Civil3D等,因此在模型集成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BIM功能一般需求(1)业主方:业主方BIM功能需求在设计、施工、运营3个阶段都有涉及,其中,设计阶段有关三维可视化和赛区运行流线的需求程度较高,而进行成本估算和场馆性能分析程度相对较低,业主方对设计阶段的BIM应用需求侧重于功能的直观性。在施工阶段,业主方主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lizx.com/clxzx/129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