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礼几多梁,我择五道赏

北京手足癣专治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8977707.html

崇礼几多梁,我择五道赏

作者:火·勺

相关活动:崇礼自由之路第二季避暑赏花深度游

“梁”字始见于西周晚期金文,《说文解字》中说“梁,水桥也。”从水从木,刅(读chuāng,是声旁)声。“梁”字本义是指桥,后来引申的意思则比较丰富,如:堤堰、鱼堰、房梁、泛指横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物体或人体上拱起或成弧形的部分、指冠上横脊(封建时代区分官阶的冠饰)、古九州之一、稻粱(通“粱”)、山谷之间的延绵高地、地名或国名等;又可做动词,指架桥、修桥。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很多山就以“梁”字为名,如玉石梁、四道梁、大鹰梁、喜鹊梁、小山堰梁、头分梁、榆树梁、太子梁、汗海梁、大东梁、大西梁、大北梁、二道梁、黄土梁、土山梁、十三层梁、红色梁、头泉梁、红花梁、圆山梁、石囫囵梁等等,不胜枚举,而到底有多少梁,估计一时是很难统计过来的。

地图上标示的崇礼的山梁。

去年夏天我曾来过一次崇礼,山上凉爽的天气以及肥美的蘑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7月黑白子再发崇礼自由之路活动,起初我计划往水泉子村南边溜达,多走一些去年没走过的路。后来海鸥提议五梁(指玉石梁、大鹰梁、喜鹊梁、汗海梁和红花梁)连穿,我从网上找来了相关实走轨迹,然后取相应路段拆分合并,以水泉子村为起点,将五梁串联起来,再到下太子城结束,全程约53公里,爬升多米,路线强度适中,很有吸引力。

深夜0:30左右大巴到了太子城,然后就有人陆陆续续下车按自己规划的路线出发。我对夜爬不感冒,一是夜间行路视野不好,既看不清路,也看不见什么景;二是夜晚气温低,运动出汗后更容易着凉,更何况天气预报说凌晨可能会有雨。夜行的苦与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所以,我非常佩服那些挑灯夜战、不畏困苦的人,而对于我这样以观光为主的来说,总的原则是非必要不夜袭。

过了约半个小时,大巴到水泉子村时,沙弥和索隆说在车上睡不着,准备连夜出发,邀我一起走。他们与海鸥都是强驴,若是此时出发到计划的18点集合,有将近17个小时,50多公里的五梁连穿完全用不了这么多时间,我觉得其中有坑,估计他们走着走着就会给自己加餐,说不定一圈下来他们会走80公里,这实在是有点虐。我想了想,还是先在车上养精蓄锐,等天亮再出发比较稳妥。

凌晨4点多,天空开始渐亮,我从不太舒适的座位上起来,在车下吃完早餐,随后往深处的玉石梁沟走去。山中的雾很大,后来还飘起了毛毛雨,幸好去玉石梁的都是机耕道,不用担心被路边草叶上的水珠打湿。地图上的玉石梁位于太舞顶的西边,为了好区分,我把附近的最高点即太舞顶作为玉石梁的所在地(后面的其余四梁也是以海拔较高的地方命名)。临近太舞顶时,雨势渐密,能见度也就不到50米,有几个自驾来的人打卡完太舞顶后往下走,因看不见什么景,他们准备提前下撤回去。

雾色山野。

玉石梁太舞顶。

我的打算是既来之则安之,不过得先把自己“武装”起来,穿上雨衣、雪套,给袜子套上塑料袋再穿鞋,希望这些措施能尽量让身体保持干爽。到大鹰梁之前这些措施还算有效,可自大鹰梁往南,草已过膝,叶子上的水先是浸湿了雪套,再加上雪套的质量比较一般,没走几步就从小腿上掉下去,第一道防线失守了,雨水通过裤管灌入鞋中,包裹袜子的塑料袋在水的作用下很快被踩成一团,鞋和袜子彻底沦陷,此时每走一步都能从鞋中挤出水来。不过俗话说得好,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既然双脚已湿,那也不用有任何顾忌,就这样一路吧唧着往前走吧。

大鹰梁。

大鹰梁南边米的那一片区域是私人承包地,去年误入此地时被地主追着要过路费,为此我这次提前就从残长城西侧走(长城西侧不属于承包范围),知情的驴友估计现在也都不走承包地那里了,不知道那家人作何感想,要是当初他们不拦路收费,而是卖一些食品饮料或面条路餐什么的,几年下来赚的钱怎么也比过路费多吧!其实,沿着长城走还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那就是金莲花,它们虽然不像小五台的壮观,却有着更大的花瓣,娇艳程度也丝毫不逊色。

五马图。

长城边上的金莲花。

残长城。

喜鹊梁的方位众说纷纭,地图上标示的位置在窑子湾村和桦林子村中间,即某滑雪场的西南角,海拔米左右。还一个比较被大家认可的地方是在大鹰梁南边4公里的长城处,我在当地实测的最高点海拔是米,这符合我对喜鹊梁的海拔预期。喜鹊梁的山顶相对平坦,中间有一凸起的土包,其四周有很多石块,估计这是一座坍塌的烽燧。

喜鹊梁北坡花色。

喜鹊梁。

喜鹊梁之后往西有近13公里都是宽阔的机耕道,其中卧牛地至县道之间已经铺上了柏油路,路况的改善可以让鞋和裤子少沾点雨水。难得的是这里一度还云开雾散,短暂的云海进入了我的视线,总算瞥见了除灰蒙蒙之外的景致,看来上天还是眷顾我的。

繁花似锦。

云海。

9:50,我在沟掌村东边的垭口追上了黑白子等人,40分钟后在汗海梁东南山脊第一次看到了从太子城反穿过来的队友,不久就看到了坚定等重装扎营队友的营地,他热情地把我让进了帐篷。此时我已经完成了4个梁,走了28公里,我原计划是下到二道营村再吃午饭,然而盛情难却,就提前在汗海梁营地把包里的两个粽子解决了,给自己减轻点负重。

黑白牛。

白桦林。

沿途风光。

遥望汗海梁。

乌云密布。

从营地出来,我在汗海梁的观测铁塔处向北切入树林,林子的大部分地方都不是很密,钻起来还算顺畅,1.1公里后路迹开始变得明显,顺着狼窝沟下行,很快就有机耕道通向三道营村。本来是打算到村子吃午餐的,可到了三道营,连房子的影都没见着,曾经的村子如今已夷为平地。紧邻的二道营村也是这种情况,主要的居民区已看不到人烟,村西北的房子要么不是民房,要么是无人居住,此时倒庆幸在汗海梁营地吃了午饭,不然那两粽子就得混着雨水一块下肚了。

营地。

汗海梁观测铁塔。

汗海梁北坡金莲花。

回望狼窝沟。

二道营村北。

在往西红花爬升的路上,遇见了此行最为壮观的金莲花,其它各色野花也不失时宜地点缀其中,使得这片草地成为了花的海洋,我尝试着从不同角度或形式把它们拍下来,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雾依然很大,再美丽的花朵在雾色的笼罩下也显得暗淡。

西红花西坡花海。

西红花顶。

红花梁的山顶也被滑雪场所占据,有些地方还被拦着,不过我也无意在此停留,因此匆匆瞥了一眼就径直往下山的方向走去。雨后的山腰路有些泥泞,短短几分钟鞋子就重了几斤,后来到了雪场南边的雪道发现刚才要是走山脊也同样可以汇合,且路况会好许多。我顺着雪道往下走,不久雪道拐向了东边,恰在此时我看到了雪道一角有路可以切回计划路线上,起初都还算顺利,可一会儿路迹就变得不明显,然而山坡上的草甸并不难走,且还有娇艳欲滴的金莲花,于是就没有退回雪道。

红花梁西。

红花梁。

雪道一角。

太子城北山金莲花。

太子城北山。

出乎预料的是,过了太子城北山再往南,草越来越密、越来越高,有些地方已经超出了我的海拔,蹚起来有点费劲。看到右前方有一片树林,心想在树林里会不会好走一些,于是不顾一切地往里扎,刚在树林里走了几步,就发现里面有横七竖八的荆棘,还不如蹚草,因此我又钻出了树林。前后经过二三十分钟挣扎前行,我终于踏上了隐约有路迹的草地,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顺着雪道从太舞滑雪小镇那边绕过来。不过这一插曲对提前完成本次五梁连穿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到太子城环岛休整了一会儿之后,返程的大巴车也从西边疾驰而来……

五梁G穿路线图。

最后,感谢黑白子的精心组织!感谢坚定、勇敢者III和demo的营地餐厅!

jiaxingseng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lizx.com/clxjt/112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