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作者语:
我从事摄影近四十年,从八十年代早期入选国展,先后出版画册十四册,对风光摄影有一定的感悟。
以往审美类型的--风光摄影,主要停留在“再现”的层面,随着数码时代的来临,相机、手机摄影空前普及,记录和再现变得非常容易,简单的、机械的、纯客观的再现自然“美景”的拍摄方式遇到严峻挑战,我自己一方面在理论上“充电”,另一方面在实践上努力探索。
年第二十四届冬奥会雪上项目举办地--崇礼,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近几年,随着申奥的成功和冬奥的日益临近,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我用三年时间,配合冬奥宣传,系统拍摄了崇礼风光,这组作品是其中的一部分。
首先这些作品改变“采撷式”的旅游拍摄方式,不局限于几个景点的朝容暮态、雪趣晴姿和浮光掠影的影像采集,而是四季蹲守、深度发掘,在人们不以为然的寻常景物中拍出意境、拍出新意并注重中国传统审美意趣的营造、表达。风景摄影作为摄影艺术的一个门类目前似呼走入瓶颈,有人认为风景摄影已经与艺术创作渐行渐远。摄影人只要有时间下功夫谁都可以拍摄出漂亮的风景照片,没有多少艺术含量,风景摄影往下怎么发展困扰着当今很多风景摄影家。我认为这期中主要的问题在于大部分人的风景摄影创作还是停留在记录风景上,也就是在做自然风光的记录性拍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风景艺术创作,只是把美丽的风景用照相机更好的再现,作品中加入拍摄者思想因素很少,主要靠客观因素并受环境因素的制约。
我觉得摄影进入了数字时代,摄影可以在数码技术的推动下,更好地运用数字技术做到对画面相对艺术化的随心所欲,我们可以利用手中的相机和电脑后期进行有机的配合,改变以往重拍摄轻后期的思维方式,前期拍摄与后期处理并重,打破时空约束,采取第一次拍摄和第二次电脑处理两次结合的方法,用影像元素重新构建心中美丽的影像画面,这样就可以充分表达出艺术家对自然美的感受。其实所谓的艺术就是让美丽的景象得到再现和升华。比如中国的写意山水,画家从大自然的具像中提取了他认为最美的精华,重新组合以另外一种形式表达出来,他们把看到的景物画的似真似幻,就有了韵味,有了更大的想象的空间和浓烈的感染力。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千奇百怪,他所画的人和所画的风景都是变形的,但是他的绘画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以及无限的想象空间,成为了人们心中美好的向往,我们的小说、电影、都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但那是凝炼、升华了的社会生活,其中的创作元素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觉得这与摄影艺术创作道理是一样的,不在于表达方式而在于接受者的感受,既然称之为艺术就应该有与众不同的思想、方式、以及艺术家奇思妙想的创意,风景摄影的艺术创作可以做到把拍摄者心中最美好的大自然用这种方式表现出来。
我以前拍摄的彩色风景作品以简洁、简约、工整、色彩明快为标准,画面非常完美,并且注重意境表现,基本上再现了大自然最客观的美,但总是很难表达我对自然美更深一步的认识和感悟,也就是说没有把我心中最美好的感受在画面中体现出来,传达给读者。这些年我在黑白摄影创作时做了一些尝试和实践,结果作品发生巨大的变化,让以前梦想的难以拍摄到的景色完美的呈现了出来,有些朋友看了这些作品觉得非常美,深深地被感染。同时也有人觉得这是现实中很难看到的风景,是组合的画面不真实。问题就在于此,为什么要强调是完全真实的景象?其实怎么拍摄怎么制作不重要,我们要的是读者的感受。照相术发明以后,风景摄影作为一个门类很快突显出来,经过几代摄影人的不断创新、创意、经久不衰。风景摄影被提升到了艺术摄影范畴,风景摄影史上曾经出现了像亚当斯、维斯顿这样杰出的摄影艺术家,他们在当时的条件下创立区域曝光法,拍摄出了打动亿万读者的作品。然而由于受到技术条件限制和表现手法单一制约。他们在拍摄时很难随心所欲的表达内心对风景的感受。因此、他们的作品表象性和表义性出现了强烈的反差。
我从事风景拍摄20多年,创作中总有一种困扰,要拍摄一幅好作品,需要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好的景色、光线、色彩上,为此千里跋涉八方寻找,很受局限,有时还需要有一定的运气,千辛万苦拍摄的作品不能将内心对大自然的感受、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很难让自己满意,常常留有遗憾。同时在同一个地点,其他人也同样能拍摄出类似的作品,没有艺术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因此更强烈的创作欲望逼迫我在尝试一种能主动、主观的表达内心感受和感动的风景摄影拍摄方法。
我把我的黑白风景摄影定义为“主观写意风景”,就是想冲破以前“记录风景”那种风景摄影的形式,利用目前数码技术和PS处理手段,将照相机所拍摄的影像元素进行再创作,改变多年形成的风景摄影固定形式,将风景摄影的审美纯粹化,(当然,这要区分电脑绘画,不能凭空臆造,必须是在照相机拍摄的影像基础上进行调整、组合、创意)。通过这样的再创作,让大自然在我们心中所拥有的美丽风景呈现出来,在感动自己的同时也感染更多的人。之所以用黑白表现,主要是因为黑白影像本身就是抽象的,不具备完全的客观性。黑白影调没有色彩的干扰更容易塑造想象空间和意境表达,并能很好的体现出作品的个性化思想。这些作品虽然后期做了很大的创意和改动,但在前期拍摄时我始终坚持用黑白视角去观察和理解所拍摄的景物,预想了后期再创作的结果,理性地将艺术感受和创意融入后期制作中。对风景摄影的理解认识主要体现在这一环节中,有好的影像才是二次创作的基础,所以拍摄还是第一位的。
为了适应观赏者的审美习惯,增强视觉冲击力,画面整体影调以灰色调为主,目的是让小面积的黑色景物和白色景物凸显出来,明暗对比、相互衬托,画面的魅力就在于黑白灰之间的关系变化。PS强大的功能还为画面效果提供了丰富的手段,渲染、刻画、加深、减淡、组合、复制等方法都是过去胶片时代在暗房中很难完成的,这些技术的支撑产生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需要作者有丰富的艺术修养和积累,对画面有极度的敏感性和把控能力。作品因为不是相机一次性拍摄完成的,不易被模仿和复制,更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独一性,面对大自然更容易借景抒情。
摄影艺术发展到今天一直在不断创新中寻找突破,摄影家也在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不断探索各种最佳的艺术表现形式,毕竟数字技术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手段,拓展了创作空间。
风光摄影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数码把人们的生活带进了一个“图说”的时代,富裕的生活让人们对照相有了更多的需求,也让摄影这个行当更接地气。君不见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看见无数个身背“单反”,手举“卡片”,摇转“手机”的摄影爱好者在拍、拍、拍。胶片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即使尚有钟情者也属少数。数码摄影的便捷让人们与影像更亲近,摄影带给人们的是更多的欢欣和快乐。美丽的风景以各种不同的图片形式进入了大家的视野,观景、看图让更多的人对风光摄影有了不同的认识,这不是对我们专业摄影人的埋没,而是对我们的一次深刻惊醒。数码时代的到来,让风光摄影从少数人的喜爱变成了多数人的追崇。风光摄影作品从展厅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庭,这里蕴含着激励,蕴含着挑战。我们没有理由不让我们的风光摄影作品成为经典,否则我们就对不起这个快速发展的数码影像时代。
瞿勇年8月16日图文来源
瞿勇
图文整理
河北省黑白艺术摄影协会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