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朋友们,欢迎走进今天的科普小课堂,就在今年的寒假假期里,我们国家成功举办了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你们与爸爸妈妈一起观看比赛了吗?你们最喜欢哪些项目呢?今天蓝豆豆要为大家介绍的是起源于19世纪的跳台滑雪这个项目。
▲中国队选手周潇洋在比赛中
(图片选自新华社体育-2-14)
跳台滑雪是以滑雪板为工具,在专设的跳台上以自身的体重通过助滑坡获得速度,以跳跃距离和动作姿势难度为较量的一种雪上竞技项目。它是滑雪运动的一个独立分支,在国际体育分类学上被列为滑雪运动。
▲跳台滑雪场地示意图
(图片选自新华网-2-8)
跳台滑雪比赛中的跳台由助滑坡、着陆坡、停止区组成。滑雪者两脚各固定一块专用的雪板,板长2.30-2.70米,宽11.5厘米,板底有3-5条方向槽。比赛时运动员不用雪杖,不借助任何外力,以自身体重从起滑台起滑,经助滑道获得公里/小时的高速度,于起滑台端飞出后,身体前倾和滑雪板成锐角,两臂紧贴体侧,空中滑翔,在着陆坡着陆后继续自然滑行到停止区,最终根椐从跳台端到着陆坡的飞行距离和动作姿势评分。
由于跳台助滑道的角度及起跳端的仰起角度等不同,加上温度、风向、风力及雪质等自然条件的差异,跳台滑雪的性能也就随之变化,所以跳台滑雪只有最好成绩并没有世界纪录。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
(图片选自中华青年报-12-22)
每次看到奥运健儿们离开跳台后在不借助任何外力的情况下在空中滑翔,都会觉得他们像小鸟一样,也佩服他们的勇气,同时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跳台高度是90米标准台以及米大跳台,运动员们是如何做到平稳落地的呢?他们在空中滑翔的轨迹又是怎样的呢?
▲跳台滑雪运动员吕依新(左)、甄炜(右)在比赛中
(图片选自新华社-02-14)
运动员在空中飞行阶段需要保持雪板和飞行姿势的稳定,雪板张开呈“V”字型以减少风阻,身体尽量与雪板保持平行,双手放松伸直靠近身体两侧。着陆时重心放置两脚之间,双手左右平伸保持平衡,双腿屈膝缓冲,落地后保持平衡姿势滑到停止区,全部动作完成。
▲跳台滑雪场地示意图
(图片选自临夏体育-01-28)
跳台运动员们离开跳台后的滑翔轨迹为抛物线,抛物线是一种圆锥曲线。在物理环境中,任何被抛出的物体,他们的运动轨迹,都是由自由抛物运动形成的。从平面抛出的物体,受重力(地球引力)和向前的力的影响,使物体形成一条抛物线。
▲物体抛物线下落轨迹(V0代表物体速度)
(图片选自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高一物理考试题目)
运动员离开跳台后,先受到地球引力以及离开跳台时的速度影响,在空中形成一个抛物线。之后运动员将落在坡度35-40度、长度80-米的助滑道上,而非从跳台垂直下落。所以运动员虽然是从90米甚至米的高度起跳,仍可以平稳落在有坡度的助滑道上进行缓冲滑行,不会因高空下落导致严重创伤。但即使是这样,在落地的一瞬间运动员们还是会承受一定的落地冲击,所以跳台滑雪运动员们在落地时还是需要通过膝盖来缓冲这个落地冲击,保护自己。
小提问:你还能说出奥运会中哪些项目运用了抛物线原理吗?
///点击图片查看答案///
答案:
足球项目、篮球项目、仰泳比赛中运动员腾空入水的出发动作,他们身体的移动路线也呈抛物线。
▲仰泳比赛中运动员腾空入水
(图片选自体育集结号-09-09)
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小课堂,你是否对跳台滑雪有了初步的了解?跳台滑雪是一项挑战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项目,即使是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刻苦锻炼,也不能避免在下落中受伤。不仅仅是跳台滑雪的运动员们,每一名奥运健儿都是如此,他们的体育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跳台滑雪
(图片选自新华网-2-8)
正如北京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TogetherforaSharedFuture)”!“一起”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强姿态,指明了战胜困难、开创未来的成功之道;“向未来”表达了人类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传递了信心和希望;“一起向未来”是态度、是倡议、更是行动方案,倡导追求团结、和平、进步、包容的共同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宣扬,表达了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小朋友们,学习了跳台滑雪的知识,让我们开动脑筋,动动双手,制作一个双板小达人吧。
▲《双板小达人》
视频中的双板小达人是不是很有趣?小朋友们都学会了吗?快快将今天所学的知识分享给小伙伴们,让我们共燃冬奥梦,一起向未来!
仅作学习交流使用
不做商业用途
供稿部门
体验中心
撰稿
李宁菲李静洋
责编
张松编审
许劲草
核发
赵军
中国宋庆龄青少年
中心(订阅号)
中国宋庆龄青少
中心(服务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