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东城的人来说,一听到“东四”就倍儿感亲切,那可是小时候天天路过的地方。这一带的每一条胡同,每一个街区,有着东城人永远忘不掉的回忆!
东四的记忆,得从这牌楼开始说起,见过牌楼的这代人,会总提起东四的这个西牌楼在56年都被拆了。直到搬走的那天,在回头看这些岁月的痕迹,不小心就和历史擦肩而过……
东四头条的侯宝林故居
其实这东四头条只是个半截胡同,没几户人家,做过社科院宿舍,钱钟书、杨绛等文化大家曾在此居住。住这儿的居民,其实好多都是在上厕所时,一听聊天儿,这声儿怎么那么耳熟,一看原来是侯大师啊~才知道侯先生住这里~
东四二条的一个四合院
这算是保存较好清晚期四合院,清代吏部尚书福康安、户部尚书翁同龢、文清公松筠曾在此居住。著名华侨领袖尤扬祖故居位于胡同东口,院内有小戏台一座。
东四三条婉容表姐的家
四三条是文保区,这里住的四户人家,都是大清宗室与贵戚。其中67号曾是清代格格完颜立童记(王敏彤)的家,她是婉容的表姐,与住在三条6号的京剧名角孟小冬是好友,两人常有往来。
东四三条旧门牌5、6号,便是孟小冬的家。自拜余叔岩为师后,孟小冬每天下午三至五时在家中自己吊嗓子,吃过晚饭便从东四三条出发,到宣外椿树头条余府学戏,就这样持续了5年。东四四条
这里的5号建于清代中后期,与1号、3号一起,原是道光皇帝本家绵宜的宅院,隔壁是张学良的住宅。
北京唯一现存的清代造币厂,诸如“康熙通宝”“乾隆通宝”等,很多都是从这个院子里铸造出来的,院内有一座三间一启式门楼,是胡同里规格最高的门楼。经过合理的古法修缮,东作厂门楼、影壁得以真实再现。
东四五条的裕谦故居
这里的3号是裕谦故居。道光年间,裕谦力主抗英,在镇海一战中,镇海城破,裕谦投水殉国,是鸦片战争死难者中官阶最高的朝臣。裕谦宅往西不远,是民国著名的“文治总统”徐世昌的故宅。徐世昌的国学功底非常深厚,并且一生著作颇丰,当年他在这里居住的时候还专门设置了“编书处”,故居宅院中的小楼也被他作为藏书楼使用。
东四六条的崇礼旧宅
如今六条的63号和65号虽已被砖墙隔开,但在旧时均属崇礼宅。崇礼住宅全园面积达1万平方米,东西都是一个四进的大四合院。后门直通东四七条,中部为花园,有假山、亭阁、古树等。此外,被称为“七君子”之一的沙千里,曾居住在东四55条。
东四七条的阎锡山故居大门
9号院一个标准的四进院子,最早这里是大清朝辅国公载灿府和辅国公溥钊府,上世纪二十年代,被国民党山西军阀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化重金买下。解放后,这个院子成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宿舍,很多知名的文艺工作者曾在此居住。比如电影《闪闪的红星》中饰演胡汉三的演员刘江,《苦菜花》的作者冯德英都曾是这里的住户。
还有这些,
也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
年《读书》杂志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雅乐餐厅,隆福大厦西边的胡同,您来这里吃过没有?
隆福寺大街,多少人的回忆在这里呢?难忘是因为它热闹非凡,变成现在冷冷清清。
丰年灌肠。它拆的时候,实际这里的老客户都是从三四环慕名而来的,小时候天天来,吃了一碟儿,还要捎上一根回家。
东四邮电局,旁边是东四信托商店,百年里,经历四次拆迁,多少东城人在这里邮寄信件?
东宫看完电影,怎么着也闹着在对面的白魁小吃店来盘儿奶油炸糕。其实住这里的人更熟悉蟾宫和明星兩家电影院。
早年间的东四人民市场,隆福大厦前身。
东四十条二号线,很多的人并不知道的是在建地铁号线的时候在东四十条站下面挖了一段地道是地铁3号线当时挖了1段地铁三号线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东四十条,一些人口中的东四十条。
东四十条西口,“著名的东,四十条”
90年代初,东四西大街、东四西大街路北,11从红庙到灯市口,从东大桥可以到西单~一直能到西客站~
60年代,朝内市场。
东四九条小学
年,东四商场
90年代初,隆福大厦卖沙发
年——隆福寺荣华鸡快餐。其实,早在9年,隆福大厦地下,就有麦当劳了。
瑞珍厚饭庄,北京老字号饭庄之一。
东四民芳餐厅,您还记得最后一次是谁吃的吗?
资料来源:北京早知道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觉得不错请点赞哦(到文末)
觉得实用收藏吧(点右上角)
好文章分享朋友(点右上角)
▼99%人还读过以下精彩内容
●专家:年老有哪三虚?治虚有招!原来做菜时要加点这个...
●曝光|原来这些“国字头”组织是假的!(附“山寨组织”全名单)●巧剥芒果皮学会这六招:不溅汁、不脏手,还不浪费芒果肉~点下方“阅读原文”,填写表格,即可成为北京退休俱乐部会员。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