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微崇礼, 别看崇礼是个深山小县,当地方言却丰富多彩。崇礼人又念旧恋乡,走到哪里,乡音、方言不改。为此,只要崇礼人出一次远门,总会带回一些方言笑话。
有一年,我与一位朋友进京办事,一位操着男方口音的旅客问路:“同志,去动物园坐几路车?”我回答:“闹不机密!”“什么,这条路有机密?”我马上改口说:“我不知道!”“原来不机密是不知道!”旅客说罢,哈哈大笑离去。走进一个食品店,朋友对服务员说:“同志,荷一荷那牛奶面包!”“牛奶面包是吃的,不是喝的!”服务员没好气地说。朋友马上改口说:“同志,你给拿一拿那牛奶面包!”服务员转怒为喜说:“荷一荷,就是拿一拿呀!”
出门在外,说方言难免带来一时的不便和尴尬。可由此产生的笑话,却为旅途带来快乐。崇礼方言是一种地域文化,虽没有普通话那样易于让世人接受,可比普通话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底蕴和情感色彩。崇礼是坝上坝下的过渡地带,古往今来,是草原游牧文明与山区农耕文明交融汇合的地区。因此,崇礼方言可以说是集张家口地区方言之大全。
崇礼方言,传承了陕北、山西一代的方言,其“圪”字是最典型的代表。崇礼方言中,由“圪”字组成的合成词特别多。有的说,“圪”字是“个”字的广义引申,有的说,不同的“圪”字有不同的来源。名词中有圪瘩,圪桩、圪节等;动词中有圪产、圪眊,圪转,圪逗等,形容词中有圪漂漂,圪悬悬,圪梁梁等。其中“圪桩”既指栽的树桩,又指不成器的人物。“圪出”既指衣服皱巴,又指人窝囊。“圪”字最典型的例句:“你看那个‘灰圪桩’,圪蹴在一个圪塄上,裤裆里圪夹一根尽是圪节的圪榄,穿着一身圪出麻蛋的衣服,嘴里不知圪叼着什么。”
崇礼方言中最生动形象的词语,莫过于形容词中的重叠词。例如:泪壳壳、凉瓦瓦、腰觅觅、水灵灵等,这些形容词,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对象讲出来,带有明显的主观意向和感情色彩。同样说一种物体或一个人,赞扬与褒贬截然不同。同样是“白色”,称赞时说,白生生、白灵灵。褒贬时说,白念念,白察察。同样是“红色”称赞时说,红棱棱,红扑扑。褒贬时说红菜菜,红耐耐。典型的例句:你看咱农村朴实的姑娘,眉毛不画翠生生,嘴唇不点红棱棱。你看那些花里胡哨的城里姑娘,眉毛画得黑察察,嘴唇点得红辣辣。这些重叠词的方言,既生动形象、幽默诙谐,又通俗易懂、喜闻乐见。重叠词是当地二人台、快板、瓜嘴、戏曲中最常见的词语。例如二人台“打连成”中的唱词:“西瓜灯,红腾腾;白菜灯,绿茵茵;芫荽灯,碎纷纷;韭菜灯,宽森森;茄子灯,紫盈盈……”这些接地气的唱词,一直唱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四字成语式的崇礼方言,是崇礼方言寓意最深刻,单词信息量最丰富的方言。成语式方言用途广泛,以形容词为主,能够活灵活现地表现人物、事物的状态。例如,带“眼”字的四字方言就有几十个,主要是用面部表情形容人的性格和心态的。称赞人的方言有:慈眉善眼,黑眉性眼,宽眉大眼等。褒贬人的方言有:灰眉处眼,球眉杏眼,痴眉瞪眼,翻眉吊眼,立眉怪眼,楞眉处眼等;不偏不倚的方言有:看眉看眼,没眉二眼,红眼失酸,黑眼乌青,毛眉楚眼等。
崇礼方言,是崇礼民俗文化的基础,那些崇礼笑话、故事、传说、民歌、小品、小戏都有崇礼方言的痕迹,没有词汇丰富的崇礼方言,就没有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的崇礼地方文化。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个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