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和朋友们说起崇礼滑雪的时候,我很多朋友都会感觉到惊奇不已,崇礼距离北京直线距离只有一二百公里远,为什么在冬季的时候和北京的天气有如此大的差别,在京城里一个冬天往往也下不了一两场像样的雪,而在仅仅二百里之外的崇礼的山林间却是一个塞外雪乡的景象,很多第一次来崇礼滑雪的人都会感觉到莫名其妙,这一段时间北京明明都是晴空万里没有雨雪飘落,为啥坐了短短三两个小时的车来到这里却可以看到没过膝盖深的大雪覆盖山川。崇礼冬天俗话说三天一小雪,一周一中雪,一月一大雪,下雪非常频繁。根据统计崇礼每个冬季出现降雪的日子多达近50天。其实这个问题说起来也不复杂,我就从地理学和气象学方面为大家做一个解答,揭秘崇礼神奇的小气候。
冬季形成降雪要有这几个因素,1.高空温度在零度以下,同时地面温度较低使得雪花在飘落时不会融化;2.冷空气与暖湿空气相碰撞,在凝结核的作用下水汽形成水滴(雪)并达到饱和开始下落;3.水汽在云内还需要存在较强的垂直运动,这样才能增加多次碰撞并合的机会,更好地行程水滴(雪)。崇礼地区冬季寒冷,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12度左右,所以第一的降雪要素很容易达到要求,由于整个华北地区冬季水汽条件都相差无几,因次崇礼滑雪场一带和北京地面及高空本身水汽条件差别不大,但是崇礼由于是山区林区所以地面湿度往往都比较高,在夜间更是很容易到达80%以上,接近降雪时候的湿度水平。由于崇礼地形正好是西北低东南高,刚好和冷空气活动路径相一致,冷空气正好能够被崇礼的地形一路抬升,等到抬升到一定的高度,随着温度的降低,水汽逐渐达到饱和就形成了降雪天气,而当冷空气携带着水汽抵达崇礼雪场与坝下一般山区交界处的时候,随着海拔高度的骤然降低,冷空气便随之下沉,由于空气下沉温度增高,湿度也随之降低,这时冷空气所携带的水汽已经在翻山的过程中消耗掉了一部分,几乎无法再形成降雪天气了,在风力的作用下更是能够形成“焚风”效应。当冷空气进一步南下抵达华北平原与山区的交界地带时,冷空气再次下沉,温度再次升高,湿度也再次衰减,到底北京的时候我们也就只能感觉到大风而没有一点要下雪的意思了。
有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崇礼的滑雪场之所以有独特的小气候,一个主要因素是地形影响,另外的重要因素就是张家口坝上的地表及地下水资源和森林植被。茂密的森林可以减缓风速,风速降低了空气的湿度也就增加,崇礼近地面空气湿度升高,这样在冷空气的作用下随地型抬升才会更容易形成水汽的饱和从而雪花纷飞。可见森林是崇礼的雪原地所在,崇礼的森林也是上天对这片土地最好的恩惠,要想冬日有皑皑白雪首先夏日要有莽莽青山,随着张家口各地及崇礼人工造林的力度加大,预计在年时候崇礼的冬季平均降雪量将比这两年增加百分之30以上。届时崇礼的滑雪场爽滑粉雪将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