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故事——蜗牛微公益第二期追踪
“傻子”闫春海
张家口崇礼区高家营镇的闫春海,8年前白手起家创办“仁爱之家”互助幸福院,义务赡养无人管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参见蜗牛文章:农民闫春海,和他义务照顾的46位被遗弃的长期照护者)
为了办这个机构,老闫把房子抵押贷了款,把之前辛苦养殖的牛羊都卖掉,还借款50万,把所有亲戚朋友都借了个遍。
老闫不光自己把以前的营生扔到一边,还动员爱人苗丽萍一起全身心投入进来干。头六年困难的时候经常断顿,买米钱都没有;医院,要交元押金,老闫倾囊而出,却连元也拿不出。
他也曾经琢磨通过养猪贴补些运行成本,可是因为坚持不喂饲料精,导致猪长得慢,别人家的猪4个月养成,老闫的10多个月才养成,由于不够分量,错过了过年的最佳销售时节,尝试以失败告终。
“义务收了这么多困难户,咋不找政府要钱啊?”好心人提醒着,老闫笑笑,并不言语。
很长一段时间里,四邻八乡议论纷纷,没人相信有这样的人和事,有的说老闫想圈钱哩,有的说这分明是个傻子。谣言到高潮的时候,盛传有人捐了万给老闫,有鼻子有眼的。
困难和流言蜚语越多,老闫越是“傻傻”坚持和埋头苦干,8年如一日。
时间是最公正的朋友。
老人住进这里后都非常喜乐,老闫非但没跑路,接进来住的人倒是越来越多,社会上爱心人士听说了也纷纷来献爱心,口口相传,更多善良的人开始真正认识了老闫。
“最困难的时候我也从没想过放弃,绝对没有,因为这些人最需要帮助”,屡屡受挫的老闫话语朴素,透着一股子倔劲儿,也让我秒懂了做养老的真谛。
老闫的故事,不禁令我想起了英国作家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放弃了旁人看来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小岛,贫穷和病魔的折磨没有令他屈服,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
“每个人都只看到脚下的六便士,只有他抬头看到月亮”。
院子里墙上标语醒目写着“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而丧失了自己的灵魂,对他何益”,这话像是老闫的辩驳与自励,又像是提醒在路上疲于奔命的我们——“停下脚步,等等灵魂”。
家人们
目前在“仁爱之家”互助幸福院居住的共40人,主要来自张家口13个县,还有2人来自西安,以老年人居多,绝大多数都有智力障碍和残疾。他们全都是老闫夫妇的家人。
在被收住之前,他们是所有政策支援体系、社会关系网络无法有效触达的末端和底层。
在这个人均GDP已经超过5万元,步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科技时代的国家,这群人却由于先天不幸、自身生活能力和社会关系的丧失,几乎形成物理层面的彻底隔绝,像野草一样风雨飘摇、无人问津、自生自灭;有些类似《北京折叠》里描述的第三空间:他们似乎被藏在了看不见的空间里,不仅过不上有尊严有意义的生活,反而被时代的车轮越甩越远。
龙应台说:“检验一个国家与城市文明的标准,是对待弱者的态度。”而他们作为一个群体的现实存在,是对社会文明滞后凸显的残酷性的真实投射。
尽管身体是残缺的,也缺乏表达能力,但他们的内心深处并没有丧失被关爱的需求和感知能力。
用老闫的话说:“在社会上连亲人也放弃了他们,到这里这么多无亲无故的人来送温暖,他们能感受到有人关心他们,也有这样的精神需要。”
73岁的刘月玉老人,一看到我们,远远地就竖起了大拇指
刘月玉是独子,未婚,宣化县沙岭子镇屈家庄镇人,父亲死于内战。母亲把他带大,不许他娶妻,禁止他与外界接触;八年前,九十六岁的母亲去世,他无法融入社会,无生存能力,堂哥帮他每天做一顿饭,常年足不出户,耳聋,口齿不清,无法与人交流,大小便不能自理,年2月18日,被同村教友送来入住。
29岁的牛龙龙特别喜欢看报纸,双手把纸攥的很紧,看得特别认真,尽管他并不识字
牛龙龙是宣化县向家营村人,智障,哑巴,自幼父母不和,经常打架,在惊吓中长大,从没开口说过话,父母离异后各自再组家庭,把他抛给爷爷奶奶,爷奶无收入,靠低保养活了他20多年,爷爷八十岁以后无力再照管他,独自住在没有窗户的小屋,冬天只生一点火,常年尿床让屋内潮湿不堪,村里热心人帮忙联系闫春海,年2月26日入住。
这位老爷子一直拄着拐杖跟着我们,从后院到前院,不说话,只是微笑
王俊林和二儿子曹华在屋里坐着,神情自然放松,有妈就有家
他们是崇礼县驿马图乡小南沟村人,娘儿仨都是盲人,丈夫去世后,三个盲人无法生活,住在不通路的高坡窑洞,吃水烧柴求助村邻;曹华,智障,胎生盲人,从没见过光。智障使他无法与人交谈,但他是家中唯一可以行走的人,过去他负责做家里所有跑腿的活,现在他用轮椅推母亲和哥哥上厕所和散步,但经常摔跤。年入住。
大儿子曹平的身体愈发僵硬了,白天基本上就是这样仰着头坐着,一动不动,用耳朵打量周围的世界;脸上有隐隐的笑意浮现,这一刻,世界是属于他自己的。
王俊林长子,崇礼县驿马图乡小南沟村人,盲人,先天脑瘫,病情逐年加重,现在吃饭困难,不能走路,靠同是盲人的弟弟曹华推轮椅,年入住。
先得活下去
“一年运行费用约30万。目前最大问题是没有服务,义务服务持续不了;目前本地用工行情,男的大致3万/年,女的2万/年。”
“先得生存下去。目前在试建大棚,长期义工二明(音)夫妇种过大棚,今年弄了三个,他们说这个可能行,种的是可以采摘的无公害蔬菜,只用农家肥,欢迎爱心团体到时候过来采摘,让更多人参与,吃到放心的东西,也算是又做了贡献。”
“以后不光靠捐赠,要把产业做起来;让更多服务人员共同参与,同时解决他们的生活费用问题。现在只能管50人,产业做起来,能管更多人;有了条件,就可以按民政局要求正规办。”
老闫和我们坦诚沟通了目前的困难和对未来的打算,在入住人数不断扩大,没有稳定收入来源,不断增长的成本费用压力之下,如何通过可行的农业项目实现自身造血能力,先活下来,的确是当务之急。
长期义工二明夫妇是今年过完年来这里的,两口子是多面手,什么活儿都干。在交谈中,也不约而同表达了对稳定生活来源的担忧,希望今年的有机蔬菜大棚能够搞成。
长期义工二明夫妇
今年新建的3个有机蔬菜大棚
闫春海和苗丽萍夫妇,行善之路历经坎坷,仍对生活报之以歌
一起推动4件事
经过与闫春海夫妇的深入、坦诚交流,蜗牛想邀约大家一起试着推动4件事:
1、如果您认识河北省的相关法律援助机构从业人士,欢迎推荐;希望能够有专业人士就农村五保户供养身份中断后的接续和资格确认,以及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流程等问题,向“仁爱之家”提供咨询建议;
2、如果您认识张家口及周边地区从事长期照护服务的资深业者,欢迎推荐;希望能够到“仁爱之家”现场提供一些基本的风险防控、护理流程和要点,帮助他们在现有条件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改善;
3、等“仁爱之家”的有机蔬菜大棚到收获时节,尝试组织爱心采摘活动,届时欢迎周边的朋友参与;
4、土豆和散养大公鸡也是“仁爱之家”准备重点搞的种养殖产品,尝试组织团购活动,届时欢迎朋友们参与。
对于“仁爱之家”的生存和发展,您如有其他建议,也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一起尽一点绵薄之力。
蜗牛故事联系人:杜宏灿
_
电邮:duhongcan
foxmail.长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早期症状能彻底治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