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幸祖灵昭示,近日,在无意中发现陆丰曲清廉升宗亲网上发来旧谱,经仔细阅读,此谱多数记录了五华仲兴公房传承情况,虽然只是复印件资料,但其来源应是数十年前从五华带往陆丰遗存下来的,现在原件不知所踪,然而复印件尚完好。
从其谱中所录祖先名讳来看,一直记录到仲兴公脉十九世的传承,多数是五华安流容公房名讳,由此判断,现在陆丰曲清寻访到的旧谱,从五世祖容公房后裔中传出的可能性较大。
通过阅读此谱,我最重大的发现是:首次看到关于“五华卓氏宗祠”的历史介绍,可以说,自修谱以来,遍读诸谱,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读到的最全面介绍“长乐卓氏宗祠”的文字资料,结合文章内容里方位、及建筑的描述来看,我确认这是迄今关于“五华卓氏宗祠”最全面的史料,因此,内心非常激动之余,也经过一番整理,现在把简体字版和繁体字版一并发到网上,全族分享。
由于复印件有个别地方不够清晰,因此不清楚的地方作上符号“□”,待日后加以考证。原文并没有标点断句,不熟悉古文的人读起来比较困难,因此,略作一标点,为我后期所添加,有部分地方可能不一定对,仅供阅读者参考使用,日后继续完善。
附件一:长乐县西门城内重建祖祠簿序(简体版)
尝思,祠宇重辉序昭穆而追祖德,堂阶增彩崇礼祀以报宗功。
缅维我,祖谱系溯自西河,芳徽著于东汉,迁闽郡而鸿图大启,移乐邑乃骏业攸兴(注:乐邑指古长乐,现今五华县)。前人之创于前,诚哉克艰厥业,后裔之承于后,宜乎乃继乃绳。
兹我乐邑西城内祖祠,明万历年间创建(注:公元—年),城内七星墩祠居其一,乐枕龙岗,层峦作帐,峰标鹤嶂,耸峙凌霄,西江绕东,溪回南郭,奎楼会两水,塔山文笔顿三江,此地之胜也。龙自龙,楼坐帝座,峰标帝辇及龙胎,所谓乾山乾向水流乾,乾上高峰出状元,此理之善也。三栋直下,左右厅前宽容马,□□□□,且也壁绣涂金,夸当时之壮丽,此祠之美也。无何多□历年所,尘垣朽栋,加以逆发毁伤,洪水浸倾,实恨今日之倾颓,余等凡属宗支,跻堂阶而凭眺,顿触殷怀,邀老大以登临,签议重建,但程工浩大,究非一木难支,用费繁多,须藉众擎易举,惟愿我宗人各展孝思,共襄盛事,书衔者落落大方,捐金者多多益善,庶几成裘,集腋增彩,庭阶伏冀。
祖灵降鉴而俾无限之祯祥,宗德长流垂乃锡无涯之富贵。将见螽斯衍庆,麟趾呈祥,云程连雁,(答)受福殿,天子之邦,鱼梦兆翚,飞晋粟羡,陶公之富,千年而绵,俎豆万载,以庆簪缨,爰贡芜词,用成小序,是为引。
附件二:长乐县西门城内重建祖祠簿序(繁体版)
嘗思,祠宇重輝序昭穆而追祖德,堂階增彩崇禮祀以報宗功。
緬維我,祖譜系溯自西河,芳徽著于東漢,遷閩郡而鴻圖大啟,移樂邑乃駿業攸興(注:長邑指古長樂,現今五華縣)。前人之創於前,誠哉克艱厥業,後裔之承于後,宜乎乃繼乃繩。
茲我樂邑西城內祖祠,明萬曆年間創建(注:西元—年),城內七星墩祠居其一,樂枕龍崗,層巒作帳,峰標鶴嶂,聳峙淩霄,西江繞東,溪回南郭,奎樓會兩水,塔山文筆頓三江,此地之勝也。龍自龍,樓坐帝座,峰標帝輦及龍胎,所謂乾山乾向水流乾,乾上高峰出狀元,此理之善也。三棟直下,左右廳前寬容馬,□□□□,且也壁繡塗金,誇當時之壯麗,此祠之美也。無何多□歷年所,塵垣朽棟,加以逆發毀傷,洪水浸傾,實恨今日之傾頹,餘等凡屬宗支,躋堂階而憑眺,頓觸殷懷,邀老大以登臨,簽議重建,但程工浩大,究非一木難支,用費繁多,須藉眾擎易舉,惟願我宗人各展孝思,共襄盛事,書銜者落落大方,捐金者多多益善,庶幾成裘,集腋增彩,庭階伏冀。
祖靈降鑒而俾無限之禎祥,宗德長流垂乃錫無涯之富貴。將見螽斯衍慶,麟趾呈祥,雲程連雁,(答)受福殿,天子之邦,魚夢兆翬,飛晉粟羨,陶公之富,千年而綿,俎豆萬載,以慶簪纓,爰貢蕪詞,用成小序,是為引。
通过解读本簿序,结合族谱资料,结合清代道光年间的《长乐县志》,谈谈几点体会:
一、关于《长乐卓氏宗祠》的建造年代,由于族谱中未有明确说法,因此一直很笼统。现在根据簿序,可以确认宗祠创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即公元至年左右。
根据《卓氏族谱》记载,七世祖光谟公,立城内兼城隍庙左侧屋迹一座,归族立宗祠,子山兼癸分金。根据我们重新勘测方位,完全与谱载吻合。光谟公生辰结合族谱和福建永安县志,五华《长乐县志》其生于公元年,嘉靖二十三年(公元年)选贡,任福建永安县令,卒于万历二十六年前后(即公元年左右),由此判断宗祠创建时间应在光谟公解组后,估计公元年前后可能性较大。
二、从簿序介绍来看,长乐卓氏宗祠分为“创建”和“重建”两个阶段,创建时间为“明万历年间”,而重建时间约在清代可能性比较大,由于簿序中未载明落款时间,因此暂时很难判断。从簿序中描述内容来看,创建之时,祠宇华丽,并且簿序中有一句“三栋直下”,我们猜测宗祠原貌可能是“三栋”结构。后期重建时,可能碍于经费不足,缩小了建制,才变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两栋”模式。
……
卓氏正能量传播赞赏
人赞赏
北京中科白癫疯医院儿童白癜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