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位于点军区土城乡境内,属桥边河上游盆地,盆地南部山麓原有一座庙宇名“土城寺”,原来人们统称这地方谓土城寺。古老的鄂西蜀道经过盆地东西贯通,是长江三峡南边陆地由平原、丘陵进入鄂西、川东高山地区的上坡起点,也是由高山地区东下荆楚大地的边缘要地。
土城既是古老商贸通途,也是军旅行动要冲,历史悠久。
群山环抱中的土城集镇
土城白云山1
土城属于古时夯土之城,在历史上没有显赫的名声,书面记载最早的是旧宜昌县志列表记:“土城寺修建于明代洪武二年,寺基二亩,田九十亩,比丘管理”。
县志还记载明代翰林院诗人雷思霈诗题《观土城寺》,诗文:
登楼闲到寺,分岭势如城,
幽石生云细,寒溪泻月清,
黄花含雨色,红树乱秋声,
地主偏留客,相携信宿情。
《观土城寺》并不是土城名的起源,土城之名比诗题之名更早。
水墨土城
2
土城地方的老人们传说,古时候的大庙宇建立在土城以西三公里多的王家坝盆地东部小河西岸一块台地上,名“洪山寺”。
庙内住有和尚,来这个庙宇敬香的妇女,来时容易离开难,常被和尚扣留在庙里。知情人向官府控告以后,官府差人以出卖妇女用品方式进行侦查,发现和尚购买很多妇女用品,确认人们控告可信,遂派差役包围庙宇,搜查发现实有一些被扣留的妇女,个个皮肤皙白,因为长期关在室内不见天日。差役解救了妇女,处理了和尚,焚烧了庙宇。不知过了多少年再兴佛时,就在庙宇遗址建立了“土城寺”。
王家坝水库边的庙台子,当年的“洪山寺”可能就建在这里。
3
如今人们对原来所谓“洪山寺”的地点称谓庙台子,庙旁的小河还称谓庙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考古发现庙台子的田地里还遗存有不少墙基砖块,属于大型汉砖,砖长约三十厘米,宽约十五厘米,厚约三厘米,每块砖的侧面都有几何图形,存留的砖块位置仍呈墙基状况,这里在汉代建立过庙宇是可信的。
土城河车溪女儿街4
土城的隶属情况,可知在清代属崇礼乡桃花铺辖,后由望州乡桃花铺辖,民国二十四年(公元年)始设土城乡,属宜昌县第一区所辖。近几十年以来,曾多次变动为县辖区、乡、公社等区域单位名称,至今仍为区县辖土城乡名。
美丽的王家坝水库青龙峡漂流
全乡国土面积平方公里,境内高山、半高山、溪峡、丘陵、盆地等地貌多种多样,山水秀丽,具有得天独厚的良好休闲旅游自然资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始开发旅游建设和商业运营,逐渐形成了车溪、青龙峡、白云山等几个颇具特色的著名旅游区。
作者
李广福(原点军区土城乡政协联络处主任)
整编
点军发布
编辑
轩轩、詹文琦
审核
汪军
终审
李洪彦、云端传播
投稿邮箱
zwfbbj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