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的今天,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获得年冬奥会举办权。5年来,冬奥场馆建设改造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可持续性”是国际奥委会改革路线图《奥林匹克议程》的标志性理念和任务,“绿色办奥”也位居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四个办奥理念之首。
在申冬奥成功五周年之际,处于冲刺阶段的冬奥场馆和设施建设,如何把低碳环保与可持续利用放在重要位置?
北京赛区场馆制冰碳排放趋近于零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侧,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国家速滑馆已经整体亮相,这里是年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场馆,它与相邻的鸟巢、水立方相互映衬,共同组成北京这座世界上首座“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国家速滑馆还有一个别称叫“冰丝带”,因为场馆外立面由3千多块曲面玻璃拼接而成,营造出22条高低盘旋、环绕飘舞的丝带,好像速度滑冰运动员高速滑进时在冰面上留下的轨迹,象征速度与激情的结合,如果近距离观察还可以看到外立面透明玻璃体上装饰着宛如冰晶的白色花纹。除了建筑设计独具匠心,节能环保也敢于创新。场馆将率先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冷方式制冰,碳排放趋近于零。国家速滑馆内工人们正在铺建冰面下的结构层国家速滑馆体育工艺制冰工程专项设计负责人马进介绍,这是奥运史和世界上的首创。马进:这项技术不仅能够为比赛提供一个温度高度均衡的冰面,同时相比传统的制冰制冷技术能节省能耗20%以上,甚至达到30%。再有,我们这个场馆还有一套智能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它能够把制冷系统产生的这些废热,用于整个场馆的除湿,场馆修冰的热水和场馆生活热水。在全冰面的情况下,仅制冷部分每年最少能节省万度的电能,如果把热回收都考虑进来,场馆制冰接近零碳排放。
北京赛区的国家速滑馆冬奥北京赛区场馆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利用8年北京奥运会现有场馆,实现冬季、夏季项目场地转换功能。比如,我们熟悉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在冬奥会期间,它会变为“冰立方”,成为冰壶项目的比赛场馆。然而水冰转换的变化背后,却是场地结构、温度、湿度、照明、声学等多方面的定向科研攻关,以保证泳池抽水后铺换为冰面,温度场变化的情况下,场地依然稳定。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说,对现有场馆的改造,将大大减少投资,“水冰转换”用相对小的代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办赛理念。北京赛区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内杨奇勇:事实上不论是场地的微小颤动、空气的变化、冰温的变化,还是冰的表面在一毫米之内的结露、结霜、升华,这样的瑕疵都会影响到运动员的发挥。我们把冰的物理性能和它带来的风险研究到极致,把这个风险消灭到极致,应该说冰水转换解决了游泳场馆夏季旺季,而冬季淡季的普遍现状,我认为也是这个场馆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武器。
延庆赛区剥离了8万多方表土混用修复在北京延庆小海坨山上,北京冬奥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正在建设的冲刺阶段。延庆赛区的“可持续”不仅体现在场馆的赛后利用,还贯穿建设过程始终。延庆赛区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屋面拍摄:赵宇北京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环保及可持续发展工作组主任梁德栋介绍,延庆赛区建设中采取原生态修复措施,充分利用赛区自有资源,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扰动,为了避免因修建道路、雪道、附属建筑等可能造成的表土层流失,建设前开展表土剥离工作十分必要。梁德栋:这个表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它里面含有本地的微生物群,会促进本地的植物生长。一旦破坏了很难恢复,所以我们必须好好保护。目前就是在别的单位进场之前,把这些表土全部剥离下来,然后装入袋存储起来。目前我们整个赛区应该是一共剥离了8万多方土,现在所有的这些表土都已经混用到三大修复区域了,这个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延庆赛区的冬奥会迁地保护基地张家口赛区每年收集25万方水作为造雪用水位于张家口崇礼赛区的云顶滑雪公园,在建的6条赛道,将承办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的比赛。密苑旅游胜地有限公司负责人束文介绍,将融雪水、自然降水进行高效回收存储,在雪季时可作为造雪用水,从而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束文:因为每年雪季结束了以后,雪会融化。我们做了排水渠,把这些水引到蓄水池里面,然后收取这些水,每年大概我们能收集25万方的水,用于每年的雪季的造水。
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的雪道正在建设中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可持续发展处处长刘新平介绍说,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北京冬奥会在场馆规划、建设、运行和赛后利用全过程中,落实生态保护优先原则,最大程度利用现有场馆和设施,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或改造场馆和设施,高标准保护赛区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刘新平:通过这次奥运会,不仅建设了冰上场馆雪上场馆,接下来周边的居民以及全市或者全国的老百姓都可以到这里游览、健身、休闲、娱乐等,其实为我们的生活扩大了一个区域,这为我们以后更美好的生活创造了特别好的一个条件。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
总台央广记者:孙鲁晋
编辑:武司宇
更多新闻:
家中失火10岁儿子“教科书式自救”!父母却在...女顾客遭男伴“下药”案嫌疑人未被批捕,检方发文详解→最新!遭家暴跳楼女子回应“受害者有罪论”60岁老民警最后一次巡逻,这个隔空回应的动作太感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