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小偏方 http://m.39.net/pf/a_4658933.html
川江流域(3)
岷江
岷江,这条汹涌的江,野性的江,温柔的江,令人之倾倒了。
岷山有岭,呼之弓杠,
弓杠有流,名曰岷江。
千里穿越,腾歌踏舞,
万古荡涤,摧枯拉朽。
岷江美景
岷江,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
历史上,岷江曾被认为是长江正源。
明代徐霞客通过实地踏查得出:金沙江一支才是长江正源。
岷江传统上以发源于四川松潘县岷山南麓的一支为岷江正源,但实际上,其西支大渡河从河源学上才是正源。
但从传统上,岷江有东西二源:东源出自高程米的弓杠岭;西源出自高程米的朗架岭。
一般以东源为正源,两源汇合于虹桥关上游川主寺后,自北向南流经茂汶、汶川、都江堰市;穿过成都平原的新津、彭山、眉山;再经青神、乐山、犍为。
于宜宾市注入长江。干流全长公里为正源,则全长公里。
岷江流域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四川平方公里。
岷江各支流流域面积大于平方公里的支流30条,流域面积大于平方公里的支流10条,河口流量立方米/秒,水能蕴藏量万千瓦。
岷江是成都平原的最重要的水资源,历史上岷江以都江堰为代表的灌溉工程造就了四川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干支流上还建设了诸多水利工程,特别是水电工程,给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
都江堰
岷江上游段
河长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河口流量立方米/秒,总落差米,水能蕴藏量万千瓦。此段水能开发规划,共有沙坝、太平驿、映秀湾、紫坪铺、鱼嘴5级,沙坝梯级为龙头水库,总装机容量预计为万千瓦。
岷江电站
岷江中游段
分都江堰外江金马段、金马河段双流区段、新津县通济堰一段、东坡区崇礼镇段、大渡河汇合处段,河总长公里,江口至乐山区间流域面积平方公里。乐山以上岷江河长公里,若以黑水河为河源计算,则河长为公里。
黑水河
岷江下游段
分犍为县下渡乡沙坝村段、宜宾市段、三江口段,下游段自乐山市的大渡河口至宜宾市岷江河口,河长公里,区间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岷江河流
岷江支流水系
较大支流有条,主要支流右岸有黑水河、杂谷脑河、渔子溪、寿江(寿溪河)、白沙河、大渡河、马边河,左岸有泥溪河、越溪河。
岷江支流
岷江湖泊
叠溪海子,全称上叠溪海、下叠溪海,位于茂县叠溪镇岷江干流与松坪沟河交汇处。
湖泊
岷江成都平原渠系
岷江干流经都江堰首部枢纽,鱼嘴分水堤将岷江水一分为二,左边是内江,右边是外江。分水堤一直延伸到离堆处,中间有两处溢洪孔道,名叫飞沙堰和人字堤,当内江接纳了超量洪水时,洪水就自动翻过这些孔道泄入外江,紧接是内江总进水口-宝瓶口。宝瓶口下取四大干渠: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
成都平原渠系
岷江水文特征
岷江干流镇江关以上春季有极少量雪水补入,年内径流季节变化与降雨季节相应。岷江上游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松潘县镇江关水文站约为18亿立方米,到都江堰市紫坪铺水文站增为亿立方米。以下因引水灌溉至中游彭山水文站为亿立方米。岷江干流洪、枯流量变幅也很大,枯水流量上游镇江关站一般不到20立方米/秒。
水文特征
岷江自然灾害
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年),岷江“溢””出,“漂流万家”。汉成帝时,岷山发生地震山崩,上游河道溃决。晋武帝期间,同样的祸患重演。唐代,有记录的岷江大洪水就有公元、、等年。五代时期的后蜀广政十五年(年),岷江洪水淹没当时都城成都市区,延秋门城墙冲垮。宋代的岷江洪水,更加频繁。从赵匡胤上台的第四年起,就发生了“西山积霖,江水腾涨”,“汹汹趋下”,“尾向横决”的事件,不是上中游泛滥,就是中下游成灾。下至元、明、清三代,岷江仍未驯服,还在时时暴虐。4年,岷江洪水泛入成都,把城墙冲倒“三百余丈”,北门驷马桥、西门万里桥都被冲垮。
自然灾害
岷江古引水工程
都江堰,是岷江流域开发最早和效益显著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通济堰,是唐代开元二十八年(公元年)在汉代蒲江大堰(馨堰)基础上重建。醴泉堰,始建于民国二十八年(年)。流域内还有:眉山蟆颐堰、青神鸿化堰、大邑出江堰、邛崃八和堰、大邑三轮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
岷江航道状况
岷江是川西、川南物资聚散和对外交流的水上通道,干流乐山以下公里河道视水情可航行50-吨级轮驳,直接进入川江,乐山以上以及大渡河等支流也有水运之利,过去山区中盛产的竹木等森林资源,都以江水漂放为主要运输手段。岷江流域主要通航河道有岷江乐山-宜宾段长公里、成都-乐山长公里。岷江航道位于长江黄金水道上游,是中国12条高等级航道之一,历经多次整治,到21世纪初基本达到国家四级航道标准(下游四级,中游五级)。
岷江航运
岷江自然环境
岷江上游地带北部属岷山邛崃山高山区,中下游地带属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区。以都江堰-大邑-洪雅-峨眉-线为界,东西两区境内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状况有显著差别。此线以西,地势高耸,岭谷相间,地形复杂,水能、森林、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此线以东,系著名的成都平原和丘陵盆地,地势平坦,田连阡陌,物产丰富,人口、城镇集中,工农业发达。
成都平原
岷江社会经济
岷江流域包括8个市、地、州的36个县,人口在1万人左右,约占四川省总人口的15%,人口密集于灌县、峨边、马边县以东平原及浅丘地区。岷江流域是多民族居住的地区,有汉、藏、彝、羌、回、满等族。流域内森林资源丰富,上游阿坝州木材总蓄积量为1.46亿立方米,以樟科、壳斗科及衫科为主。林区又是天然动物园,汶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中有多种珍稀动物,高原区更有多种毛皮兽。岷江流域内最著称的是土地资源。平原区水田可占耕地的90%以上,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红苕、蔬菜、棉花、甘蔗、茶叶等。流域内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金、锂、铍、泥炭、钙芒硝、磷、岩盐等储量可观。松潘漳腊金矿、眉山芒硝矿、马边磷矿远近知名。
岷江资源丰富
岷江河岸景观
上游地震湖大小海子,那里的峭崖断壁,颓垣荒墟,是十分理想的胜地。都江堰是著名的风景名胜,鱼嘴处的安澜索桥,导引人们登上玉垒山腰的二王庙,俯瞰江流,领略壁上那些古代留下的许多治水格言;宝瓶口处的离堆上,有一座古老的伏龙观,站在观内亭中都江堰内江进水情景尽收眼底,足以唤起人们思古之幽情。乐山大佛滨临岷江,是唐代所凿,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高大宏伟,号称世界最大佛像。
乐山大佛
岷山由西向东,巍峨峥嵘。
峰去万仞,迎天而挺,
沟来千丈,伏地而卧。
龙遨苍穹,连天绿波,
蟒走广宇,遍地碧涛。
邛崃自南而北,迤逦婉转。
青城以幽而名,盘龙以险而称。
夹金山上红旗漫卷西风,
海子沟中白雪簇拥东女。
群山之乳,强岷江之躯;
沟壑之精,壮岷江之魂。
蚕丛茫然开国,嫘祖欣然养蚕。
营盘接江河文明,三星耀日月光芒。
听牟托神鸟鸣天下太白,
看金沙神杖点华夏辉煌。
都江一堰浇灌千里沃野,
紫坪一库滋润万座城邦。
大雨落何方?岷江水远长。
乡君闲步止,纵观雾茫茫。
撰稿:官国柱
(泸州市川江文化研究院理事长、常务副院长)
编辑:陶晓燕、杨婷、戴萌
设计:陈彬
策划:四川熙和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出品:泸州市川江文化研究院
协办:天下川江文旅特色小镇
天下川江文旅特色小镇
“天下川江文旅特色小镇“项目位于泸州市西北部沱江北岸,紧邻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泸州高铁站和沱江六桥。该项目占地约6亩,总投资约亿元,将打造成为“西南第一、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城市文化旅游综合体。
项目以“川江文化”为统领,囊括川江流域各类各级文化要素,全景展示“川江文化”的传统、未来,面向川滇黔渝结合部城市休闲市场、区域旅游两大市场客群,打造以旅游集散为核心功能,融合城市度假、文化体验、家庭休闲、健康养生、亲子游乐、新奇探索、拓展研学、大众观光等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文化旅游综合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