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甫河汉武帝庙及庙会的传说之三良甫庙会

良甫河汉武帝庙及庙会传说之四

董占省收集整理

良甫汉唐精气传千载

庙会古今传奇留万代

却说,自从汉武帝射箭建殿,汉宣帝颁旨修庙,村人相约立庙会,众村会盟祭汉武帝之后,这一带土地,竟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可谓想风得风,要雨得雨,即使周围久旱无雨,这里的庄稼也有满意的收成。

正应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那句话。这一方祖祖辈辈以农耕为业的人,发生了从富裕到兴仁,从农耕到学文的惊人突变,处处私塾学堂书声琅琅,村村大人小孩尚文崇礼。富户接踵而出,商贾络绎不绝,集市悄然兴起,社会日益开化文明。良甫河村也随之昌盛繁荣,砖挂窑面,高房大厦,如雨后春笋。马头华墙,砖雕门楼,鳞次栉比。大门前青砖月台华丽,槐树下拴马石桩林立。小村一跃成了澄城北部的一方名镇。

大唐时,这里成为唐太宗时期声名显赫的政治家,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爵封郑国公的魏征的封地。再后来,魏征的五世孙,官至宰相兼礼部尚书的魏谟,也曾在这里出生并世居于此。因魏征祖孙皆为辅佐大唐之重臣良相,良辅镇由此得名。

到了中华民国五年(公元年),因“辅”“甫”同音,且处河川之内,而更名为良甫河村,河道也随村名改称良甫河,那都是后话。

却说良甫河汉武帝庙会兴起以后,因祭祀隆重,祈求灵验,信众如云,商贾如雨而享誉方圆百里,一时香火鼎盛至极。

庙址既为当年汉武帝勒马射箭所得,武帝在位时又以金戈铁马屡破匈奴,威震四夷。所以,古时庙会祭祀活动多跑神马。

社公山下富原一带,有户村民养有一匹威风凛凛的枣红大马,这一年,主事者派人安排其第二天上庙会跑神马,主人担心怀驹的母马发生意外,婉言拒之。谁知庙会差人前脚刚出大门,那匹正在吃草料的母马,忽然长啸一声,四蹄发软,轰然倒地,冷汗淋漓。主人旋即出门追上来人连声应允,转回后,却见母马依然站在槽头,悠闲吃草,恍如一梦。第二天,主人亲骑枣红母马驰骋村巷庙院,赢得无数喝彩,安然而归。

听老辈人说,汉武帝生前不仅喜欢驯马狩猎,而且也喜马上娱乐,尤喜与崇德尚武的年轻人一起狂欢嬉戏。故在庙会跑马的同时,也衍生出庙会抬神楼①跑神的敬神娱神仪式。

以前,八大社三十六村,每年依次轮流在庙会日那天,迎驾接回汉武帝“行像”,在村上供奉一年。每天,有专人侍奉,早烧香,午敬神,晚礼拜。每月初一、十五,必是信众云集,明烛焚香上供鸣鞭炮,三叩九拜,祈福求安,甚为虔诚。

到第二年庙会日前,供神的村子先举办小型庙会,请出"行像",供四邻八村信众朝拜。其间,各家各户,扫除庭院,杀鸡宰鹅,割肉买豆腐,或请岳父岳母,或迎舅妗亲家,或接七姑八姨,或邀挚朋好友,一块赶庙会,拜武帝,观社火,看大戏。

良甫河庙会那天,称之为正会。一大早,便倾村出动,恭送汉武帝"行像″回庙,供一年一度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武帝庙会的人们瞻仰膜拜。"行像″神楼从出供神村,入良甫河村,到进武帝庙院,一路上都有盛大热闹的社火伴驾。龙旗仪仗开道,放三眼铳,打洪拳鼓,踩高跷,扭秧歌,耍狮子,舞龙灯,划旱船,跑竹马,牛拉老鼓等穿插其间。甚为隆重热烈,人山人海,观者如堵。

同日,迎接汉武帝“行像”的下一个村庄,也以类似的社火入村进庙。待庙会公祭大典完毕,庙会快要结束时,又以社火迎奉“行像”,供奉下一年。这样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送神、接神社火和祭祀,形同竞赛,故才有赛社火之说。民间流传有歌谣云:“年年三月二十五,良甫会上赛社火(方言hū),送爷爷(方言yāyā)②,接爷爷,抬上爷爷跑神马。”

每到跑神之时,只见四个壮小伙,身着武士装,头扎武士巾,足蹬踏云鞋,抬着威严的汉武帝“行像”神楼,在路上,在村巷,在庙院,狂欢奔驰,一路颠摇。跑者,似疯似癫。观者,欢声震天。据说,由于武帝神的偏爱,跑得愈快愈颠愈野,愈能得更多护佑赐福。有时汉武帝“行像”被颠出神楼,摔到地上,人们也不忌讳,只是把“行像”重新请回神楼,照样接着疯跑。如此反复跌落次数越多,神才越高兴。以至后来人们总结出了一套跑神颠轿的秘笈,轿,颠得潇洒漂亮。"行像",颠落得惊奇豪放。一切都要显得自然而然,“行像”落地依然端坐,帝王威严如故,仿佛汉武帝兴致勃发,跃然出轿,与民同乐。这种人、轿、"行像"三者神秘互动的秘笈,只传给每年抬神轿且守口如瓶的年轻小伙。

至于跑马,那更是人、马、车的完美配合和精彩表演。单马,双马,群马,马拉车种类不一。上马,下马,马背骑射,马上表演神彩各异。常引得人们一会儿惊叫连连,一会儿揪心屏气。高潮时节,更使得一帮年轻人热血沸腾,吼声四起,疯狂不已。

星移斗转,岁月沧桑。在长达近两千年之久的历史长河中,因改朝换代,战乱动荡,社会变迁,汉武帝庙会不时间断,"跑神马"仪式不再现于庙会。老辈人说,良甫河庙会的“跑神马”,其中就有"跑神″和"跑马"两个环节。先是老早前"跑神"失传,无人再晓。后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庙会复会后,因村人所养骡马急剧减少,"跑马"仪式亦告别庙会。

说来也奇,良甫河村,地处河川,坡陡弯急,道路狭窄。每年赶庙会时,骑驴坐车的人不在少数,互相刮碰,驴惊车翻,在所难免。但庙会自古到今,从未因此而发生人畜伤亡事故。充其量不过是碰个鼻青脸肿,蹭个皮红肤黑而已,人却照样赶会上集,进庙上香。

有一年,一匹第一次参加跑神马的新马驹,被三眼铳火炮声所惊,冲进看热闹的人群,从一孩子身上踩过,那小孩却无事般地起身拍拍土,笑笑,做个鬼脸,就一头扎进人群去了。

此类奇事,庙会周边村落,每个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能说上一箩筐。即就是在近几年,庙会人数上万,偶发意外,看似不得了,到底也都有惊无险,你说奇也不奇。

如今,汉武帝庙,历经沧桑,古宇重光,规模影响更大。传承千年的古庙会,已被列入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注:

①神楼,即专门供神"行像″乘坐的装饰性的神龛形轿子,也叫神轿。

②爷爷(方言yāyā),澄城方言,指各类天神地祇。

哪位读者知晓良甫河汉武帝庙及庙会的其他传说,可以书面或口头叙述转作者董占省先生,联系电话。一经《沧桑不废汉唐风》一书采用,编注口述或收集整理者姓名,并赠送该书。

赞赏

长按







































青海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医的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lizx.com/clxzx/1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