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打赢攻坚战
“到年底,实现户、人脱贫,3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区脱贫摘帽!”---这是崇礼全区上下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12.6万崇礼人的深切期盼。
今年以来,崇礼区以“如期全面高质量脱贫摘帽”为目标,围绕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部署,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党建“主业”与扶贫“主责”相统一,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扶贫一线,把基层党建活力转化为脱贫攻坚强“引擎”,引领贫困群众走向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层层压实责任细化脱贫攻坚“作战图”崇礼辖10个乡镇、个行政村,总人口12.6万,截至年底,全区贫困人口户、人。这区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自觉强化“四个意识”,层层压实脱贫摘帽各项责任,切实落实既定目标任务。
工作部署紧锣密鼓。今年以来,他们多次召开常委会和专题工作会议,部署调度推进脱贫攻坚;召开区党政领导班子脱贫攻坚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解决存在问题;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扶贫成效考核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精准发力。
任务量化环环相扣。4月15日,全区年脱贫摘帽、农业农村暨基层党建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对脱贫任务进行安排部署,涉及54个部门、项内容。任务按专班分,责任明确到人、完成时限明确到月,并与乡镇、区直部门层层签订责任状。对原有12个脱贫攻坚专班进行优化调整,调整为19个工作专班,专班组长全部由区领导兼任。制定了专班协调推进工作调度办法,各专班把全年任务量化分解到每季、每月、每周、每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工作有部署、有分解、有人抓、有落实、有调度、有反馈。
紧盯问题精准施策。这区创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管理、巩固脱贫防止返贫、光伏扶贫带动等“七项机制”,实施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光伏扶贫等“十大工程”。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他们在深入基层反复调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六入三查三问”入户方式和“四步八环”工作步骤,从根本上实现了“农户底数清、村庄现状明、脱贫措施实、政策覆盖全”的目的。
夯实基层组织筑牢脱贫攻坚“桥头堡”“3年内建成集生态观光与采摘于一体的旅游休闲基地,2年内建成中等规模休闲娱乐区”,日前,高家营镇南地村党支部书记殷飞向记者描绘着南地村的发展规划。
从年殷飞当选南地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一个基层组织涣散、基础设施落后的“老大难”村一跃成为了全区“先进村”。3年间,南地村建起了肉鸡养殖场、壮大了蔬菜产业、确定了经济林育苗主导产业,贫困户有了收入,村容村貌大大改观---这得益于崇礼区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高度重视。
“脱贫主体是农民,扶贫主体是干部,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作用,让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让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员。”崇礼区委领导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坚持把基层党组织作为脱贫攻坚的最前沿阵地,积极开展后进村整治攻坚、党组织联建、农村致富带头人工程等工作,努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
对纳入攻坚范围的12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崇礼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包联领导,4月底前已全部完成整治。推进党组织联建,在白旗乡实施了“富龙+上窝铺+甘雨村”村企联建,在高家营镇实施了西甸子村带动上四村、岱洲窑村联建,头道边、二道边、三道边三个空心村实现了联建。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实行“企业+农户+村集体”利益共享机制,通过集体资源入股、合作社造林等途径,促进村集体实现可持续稳定增收,目前,全区个行政村中村集体收入2万元以上的村已达到80%,5万元以上的村已达到50%,其中个村有经营性收入。
实施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工程,着力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作风硬的人才队伍。从去年11月启动,崇礼将利用3年时间重点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首批确定培养对象38名。组织开展了5期研习班,目前已培训人次、学时。今年,区委、区政府还提供万元资金,设立了12个涉及中药材产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产业的竞争性项目和“三品一标”认证奖补等3个普惠性项目,共评审入库18个申报主体的24个项目,示范引领全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最大限度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成立崇礼区农村致富带头人行业协会,有效凝聚激发全区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合力。
选好帮扶干部培强脱贫攻坚“尖刀班”三伏天,60岁的孟占军和20多个工友每天都在大棚里干活,摘彩椒、掰尖椒、除草、浇水。
“从建好大棚就没闲着,60多个大棚,一天到晚活不断。”作为大沟村民,孟占军在家门口打上了工,每天按时上下班,中午还管饭,每个月工资如数进账。
崇礼高家营镇东北部的大沟村,户、人,常住人口只有18户、29人,亩耕地以坡梁地为主,大多种植土豆、大葱,村民大部分外出打工。
区检察院驻村工作队入村4个月来,打了机井,引资建设了设施大棚,为村民解决了大葱的销路问题。“驻村干部来了以后,村里变化太大了,原来出去的村民现在也有了回来的打算,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大沟村村民张志俊高兴地说。
啃“硬骨头”,就要派最精锐的队伍去。崇礼区加强精准选派、培训考核和激励保障,确保驻村干部选得准、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重点选派党政机关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企事业单位优秀管理人员任第一书记。全区92个贫困村,省、市、区64个驻村工作队3月份全部派驻到岗。4月,对全区名驻村干部分两期进行扶贫工作业务知识专题培训。5月初,对全区名新选派的非贫困村驻村干部进行了岗前培训。去年以来,先后对扶贫帮扶责任落实不到位的27个驻村工作组、42名驻村干部、18名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
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以上率下,为脱贫攻坚筑牢后方保障。该区建立了领导带头联系包抓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区委主要领导带头,区四大班子成员每人包联1个贫困村和1个非贫困村,定期走访调研,帮助解决问题。统筹名市、区、乡三级干部,与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建立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台账,确保全区贫困户全覆盖。深入开展“暖心行动”,结合扶贫成效考核问题整改,区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坚持到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宣讲政策、解决困难,切实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