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即将接近崇礼地界的时候,目光透过车窗,眼前便是层峦起伏,真如所谓"山连山,连绵不断,沟套沟,难以计数",地地道道的山区。因属燕山余脉,延伸一直到阴山山脉,所见之处有山之形然气势有些不足。在连绵的山岭之上,远远望去一层薄薄的白色,毕竟秋分才刚过五天,日期为9月29日,宣化可是只穿一件衬衣的温度。于是大家惊呼竞猜,是秋霜?是初雪?相隔不足百公里,地域上竟然有了这么大的时间和空间的错落。顿时,腿感觉凉嗖嗖的。看来这里的秋来的比其他地方更早,霜期、雪期更长。据统计,这里冬季平均气温零下12℃,平均风速仅为二级,降雪早,全年积雪1.5米左右,存雪期多天,雪质参数符合国际滑雪标准,被专家誉为中国发展滑雪产业理想区域。这样的气候给了这里特别的文化基座,孕育了冰雪文化。
二
转枝莲村是这次研学的第一站。按照规划,作为滑雪场的延伸,这里将被开发成为旅游度假村。沿着乡村土路颠簸了一阵子,看到了路边的地界牌"转枝莲"三个字,就是这个地方了。
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匆匆,这里安静极了,就连人也少见,虽然路边居有住户。偶遇一位老者,告诉我们村里有四五百住户,约多人口,依现在的农村来看,这是个不小的村子。农民靠天吃饭,那这里的天又是什么呢?如果从最大的三条天地之线来说,这里大致处于黄河和四百毫米降雨量的长城之间,传统来讲,应该是半农耕半游牧的生活状态,而且还可以自给自足,不必与外界交换。植被自然是多林地,作物应该是些生命力顽强能在山地生长,比如,目力所及之处,都是圆白菜的方块地。
日上三杆,村民陆续出来了,?着重重的一大箩筐型如乒乓球大小的土豆,聚集在一架机器旁边,榨土豆,这是制作淀粉的第一道工序。没有城市的刻意和约束,大家既没有排队,也没有插行,一家挨着一家,轮流着来。当我们与这些村民交谈的时候,他们溢于言表的热情与好客让我有一种回乡的感觉。遗风犹存,是原始的淳朴与厚道,是儒家的"崇尚礼仪"。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