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河北省与湖北省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欢迎观临河北改革~

年,湖北省GDP总量首次跨进“3万亿俱乐部”,超过河北,跃居全国第七位,且GDP含金量、经济发展质量和活跃程度等多个方面均好于我省。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形势下,湖北能够稳中求进,代表了中部省份的平稳崛起,值得我省认真思考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两省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相关数据,与湖北相比,我省优势在逐步缩小,劣势逐步扩大。当前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增速换档期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发展动力转型滞后等问题。特别是在新常态下,我省去产能、调结构任务艰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而以重化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很多企业处于价值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创新能力弱。与湖北省相比,我省高端装备、信息技术等领域规模和增速都有待进一步提升,新业态、新方式、新服务、新模式等新经济需要加力加速,跨越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对我省如何发挥比较优势,探索经济发展新动能,扭转下滑趋势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大投资力度,增加有效投资

改革开放以来,投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增加投资仍然是必然选择。无论是生产要素从生产率低的产业向生产率高的产业转移,还是采用新设备改进旧工艺,对新产品进行研究开发,提高工人的劳动技能以及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都与投资密切相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离不开投资增加,只是投资方向和方式改变了。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情况下,我们依然要充分发挥投资需求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

扩大有效投资是增加当前消费需求、长远改善供给能力的有效办法,具有很强的乘数效应和结构效应。有效投资不是单纯追求规模和速度的传统投资,而是使投资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投资结构调整从以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改革推动和创新驱动。我们要坚持把推进重点建设项目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投向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满足社会民生需求领域的重点项目;在提高投资有效性方面,要严控产能过剩,注重补短板,扩大中高端领域投资,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为经济增长培育新动力;重点推动张北和雄安新区“两翼”投资,推动投资和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二)坚持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着力点,新经济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有巨大的互促共进、融合发展空间。无论是新经济发展还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都需要以创新为引领,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强大动能,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一要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设立技术研发中心,推动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消除影响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让企业敢创新、想创新、能创新;二要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应用新一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产业融合,推动传统产业生产工艺、企业管理、商业模式、产业业态等方面的创新,打造河北传统产业升级版;三要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推动云计算、物联网、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及智能化生产线,不断推进智能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构建开放共享协作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三)突出示范带动,打造新的增长极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重大国家战略在河北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对于我省探索推进城镇化发展新模式、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意义。雄安新区的设立,使一大批央企、名校落户,一大批国际国内高端人才、技术等要素聚集,金融、土地、环保、产业等各项政策将陆续制定出台,体制机制障碍将进一步突破,开放平台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将为河北区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通过雄安新区的建设可以带动整个河北省的经济活力以及创新能力,以点带面,将使河北省的发展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雄安新区的建设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注重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挖掘和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打造精品;要从体制机制、发展模式上有更大的创新措施,确保政策配套、落地;要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尊重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承接好京津产业转移,甄选好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好新区既有产业,带动河北产业提质增效升级。

作为河北两翼之一的张北地区,以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加快建设,将成为河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场馆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京张高铁、崇礼支线、张家口机场改扩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企业、劳动力等资源聚集,为当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举办冬奥也将直接带动当地及周边旅游产业、冰雪产业、会议会展、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助力张家口及周边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我们要抓好举办冬奥会的历史机遇,优质高效实施奥运设施建设,全面放大奥运效应,加快体育产业、文化旅游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产业提档升级,可持续发展。

(四)集聚高端要素,加快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是以中心城市及相关功能区域为主要承载空间,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资源要素高度集聚和高效配置的新型经济形态和现代经济体系,具有要素空间分布的高集聚性、经济活动的高开放性、投入产出的高效性等特点,对一个地区的发展振兴起着重要的龙头引领作用。互联网经济、平台经济、总部经济等城市经济形态已经成为各地实现质量效率型增长的核心引擎和参与国际区域竞合的重要抓手。加快发展城市经济,最大限度激发创新动能,是我省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面对我省没有特大城市引领,城市竞争力总体较弱的发展形势,有必要对城市经济发展重新规划,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要求,主动融入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科学谋划城市经济发展布局,找准城市功能定位,根据各城市发展实际,明确发展模式和产业布局。特别是要积极培育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特大城市,在科学规划基础上,既要发挥现代大都市在交通便利、信息发达、文化丰富、就业机会大、公共服务完善等方面的优势,又要避免交通拥堵、住房困难、资源紧张等“大城市病”。注重吸引高端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聚集,高标准设计、高技术实施、高质量完成,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现代化,城市功能多样化、便利化,产业发展绿色、健康、可持续。

(五)以改革促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改革可以打破旧的经济体制束缚,激发市场创新激情,释放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当前,我们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以改革增内生动力、促发展升级,在机制和动能转换中推动经济实现稳定快速增长。一要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能,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提升省网上办事大厅功能,加快推广应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依托投资项目统一代码,促进投资项目审批、建设、监管等全过程信息和信用信息汇集共享。二要创新行政审批制度,所有备案事项一律实行告知性备案;凡是能够进行事中事后监管的不再进行任何形式的审批;对于审计、市场监管等事项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三要完善以负面清单为主的产业准入制度,对未纳入负面清单管理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市政工程和公共服务要无条件向社会资本开放。针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本着降低创业门槛的原则,不急于纳入负面清单管理。推动分享经济发展,审慎研究信息中介服务平台企业的行业准入办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作者:李云霞,河北省经济信息中心综合处副处长,高级经济师)

请猛戳右边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
在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onglizx.com/clxzx/6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