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灭了火之后,灰也是冷的。——雨果《巴黎圣母院》
巴黎当地时间15日傍晚,有年历史的法国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发生大火,顶部三分之二面积烧至坍塌,尖塔倒塌。
年9月2日,一把大火把里约热内卢的巴西国家博物馆烧成了废墟,馆内超过两千万件珍贵文物只有不到10%幸存。巴西国家历史和艺术遗产研究所的主席卡蒂娅?波捷亚哀叹说:“这是一个悲剧,长期以来我们都知道巴西文化遗产没有预算。”程老汉当时评论说,“没钱,这就是巴西之哀,巴西之痛,巴西国博之哀之痛。”
程老汉的那篇文章还引用了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话说,巴西国家博物馆“这次火灾,随灰烬而逝的是历史和人类的重要记忆。”
没想到,仅仅7个月之后,马克龙的这句话要用到他的国家、他的城市、他的巴黎圣母院。
当地时间4月15日快要傍晚7点的时候,巴黎圣母院大教堂(NotreDameCathedral)屋顶阁楼突发大火,火势迅速蔓延,所有木制框架都在燃烧。虽然约有四五百名消防员迅速到场全力扑火,还是没办法迅速控制住火势。虽然警方用高音喇叭呼吁人们远离圣母院火场,但许多巴黎居民和许多游客,仍然滞留在圣母院安全距离之外的地方,静静地看着烈火中的圣母院,许多人轻声地唱起圣歌,为圣母院祈祷。
当地时间23:30许,人们眼睁睁看着圣母院标志性的90多米高的中央尖塔被烈火烧塌。
所幸,在巴黎消防努力扑救下,圣母院正面以及两个钟楼都得以保存,圣母院内大部分文物及艺术品也都及时救出。
当局已经排除纵火和恐怖袭击的可能性,初步消息说,火灾有可能与正在进行的教堂修缮工程有关。
巴黎圣母院在大火前正进行一项耗资万欧元的修缮工程。从时间上推算,这项修缮工程上周才刚刚开始,等于是刚刚动工就出事。
程老汉的老家福州闽侯县有一句俗语说,“烧香打倒佛”。烧香是要敬佛礼佛,不小心却把佛像打倒在地。这回巴黎圣母院因为修缮教堂而毁了教堂,本来是要让教堂更好,不小心却让教堂化成灰烬,简直是烧香烧了庙,比烧香打倒佛严重多了。
不幸中的万幸是,就因为要进行翻新修复工程,当局在4月11日将塔顶上的十二门徒铜像和四福音铜像拆下移走,这16尊年摆上去就没动过的青铜像因此幸运地逃过一劫。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推特上表示,“像我们所有的同胞一样,今晚看到圣母院被烧毁很伤心。”他说,圣母院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学。它是我们生命的中心,它是所有法国人的大教堂,触及到整个国家的情感。“今晚,我很难过地看着我们的一部分被大火吞噬。”
巴黎圣母院所矗立塞纳-马恩省河的西堤岛上的这块地,早在公元初年罗马帝国第二位元首提比略时代就已经有了用来祭祀罗马与高卢神祇的神殿。有学者认为公元4世纪时这里就修筑了一座用来崇敬圣史蒂芬的大型教堂。而到了公元10世纪时,这里就已经是巴黎、或整个法国的宗教中心。年,巴黎主教莫里斯.德.苏利(MauricedeSully)发起重建教堂的计划,并于年时埋下第一颗基石,象征教堂开始兴建。年教堂的基本功能算是大致成形。但这次未被大火殃及的圣母院双塔造型的正面以及钟楼要到13世纪才动工,年才建成。而这次被大火烧塌的大教堂中央尖塔是在13至18世纪间陆陆续续兴建。
巴黎圣母院是欧洲历史上第一座完全哥特式建筑的教堂,也是巴黎历史悠久最具代表性的古迹,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不但被誉为法国文明的象征,更是全球天主教徒的标志性建筑物,被视为仅次于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教堂的神圣地方。过几天就是耶稣受难日了,教堂却被大火局部焚毁,相信天主教信众尤其难过。
不过其教堂顶有上千根木材,其中一半可以追溯到年,这大概也是这次大火为什么从被黄昏一直到深夜都没有被扑灭的原因之一。
教堂的第一颗基石是年奠下,属于唱诗班席结构的一部分,在年教皇的使者献出了新的祭坛之后,圣母院的基本功能算是大致成形。之后圣母院一共更换了四位姓名不可考的建筑师,逐渐的将哥特式建筑招牌的肋拱式大跨距穹顶完成,教堂双塔造型的正面(Fa?ade)一直到进入13世纪以后、在第三任建筑师的手上才动工,并在年代时,由第四位建筑师与舱顶部分接合、一同完成。
这次被大火烧断的钟塔的顶端,还会设计有尖塔在其上,但因为尖塔的工程难度过高,在法兰西岛地区的这么多座哥特式教堂中,实际上将尖塔完成而且没有在之后毁坏倾倒的教堂,数量极少。
巴黎圣母院见证了历史上多个重要时刻:
年,英王兼法王亨利六世在这里加冕。
年,教廷在这里举行大会为圣女贞德平反诉讼。
年12月2日,拿破仑在这里加冕。
年,自由法国收复巴黎后,戴高乐将军在此感谢圣母的庇佑。
……
年法国大革命时期,巴黎圣母院的大部分财宝都被破坏或者掠夺,从一座华丽的建筑变成千疮百孔,后来甚至变成藏酒仓库。
年拿破仑执政时,又重新赋予巴黎圣母院宗教职能。
在圣母院完工后一直到18世纪这段漫长的时光中,教堂被进一步改装的次数与幅度并不多,仅有在年时,在路易十四世的要求下,赫伯·德·科特(RobertdeCotte,凡尔赛宫教堂的建筑师)将唱诗班席附近进行了改装以符合当时的审美标准。
除此之外,还有18世纪时在教会的要求下,苏弗洛(J.G.Soufflot,万神殿的建筑师)将教堂正面中央的门口扩大,以便能让大型的游行列队或是抬轿之类的事物能够直接穿门而入。然而,以上的这些改变,全在19世纪维优雷·勒·杜克的修复工程中,以尊重中古时期设计原味的理由给全部恢复,只留下了极少的蛛丝马迹。
法国大革命时期,圣母院教堂蒙受了非常大的损害而曾经一度残破,在19世纪,欧仁·维奥莱-勒-杜克(EugèneViollet-le-Duc)负责全面整修教堂,因此今日我们见到的巴黎圣母院,有非常多的要素是由他来重新诠释的。例如最有代表性的石像鬼,就是想象力天马行空的欧仁·维奥莱-勒-杜克所发明的,在其生平修复的众多建筑物都能找到石像鬼的踪迹,例如皮耶枫城堡。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从荒废的巴黎圣母院找到了灵感,年出版了他的不朽小说名著《巴黎圣母院(Notre-DamedeParis)》,当即引起巨大轰动。除了文学的影响之外,也让大众更加吃什么补黑色素最快氮芥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