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通讯社
新华社石家庄12月13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白林
今年是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冬奥成功后的首个滑雪季,作为冬奥会主要雪上项目比赛地,张家口市崇礼区与雪有关的元素随处可见,街头巷尾竖立着冬奥会标志,广场LED屏幕上播放着庆祝冬奥申办成功的视频,崇礼万龙、云顶等几大滑雪场外等待进场的汽车排起了“长龙”。记者采访了几个在崇礼的外乡人,倾听他们的经历,对冰雪运动的看法,对冬奥会的心声。
儿童的戏雪乐园 老人的第二故乡
蓝天如洗、白雪皑皑,奥运小城崇礼的热闹并没有因猴年春节而降温,四面八方的滑雪客云集崇礼,尽情享受滑雪运动带来的乐趣。
来自北京西城区的李子萌今年8岁,今年已经第二次参加万龙滑雪场的冬令营。“我参加过去年的冬令营,我太喜欢这个地方了,白白的雪,宽宽的雪道,而且结交了很多朋友”。
像李子萌这样的小朋友日常的户外活动不是很多,假期能让孩子滑雪,家长们也纷纷参与。“孩子对滑雪很热衷,去年孩子就想在这里过年没有如愿,今年我们听孩子的在这里过年,每天都带她滑滑雪,亲近大自然,”李子萌的母亲看着女儿在雪场尽情玩耍时说。
住在崇礼容辰庄园小区的商大爷是北京人,是名离休干部。“当初我工作的时候,和家人聚少离多,为了自己的事业,一直在奋斗着。”商大爷说,十年前偶然的一个机会到崇礼,他就被崇礼的蓝天、空气所吸引,于是2006年购置了一套小户型的商品房,为老两口养老之用。
“崇礼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我现在在崇礼的时间要比在北京的时间多。”商大爷指着小区的健身广场说,“你看在这打球和健身的老朋友们,他们也大都来自北京,和我一样来这养老。今年过年本来打算回京过春节,和老伴商量后,让儿女来崇礼过年,可以带着全家人去滑雪,看风景。”
热爱滑雪催生候鸟族
除了对儿童的嬉雪,老人的养老,对年轻人来说,崇礼的魅力更多是滑雪这项运动。
距离北京200多公里的崇礼将承担2022年冬奥会大部分雪上项目。崇礼以打造“中国冬季冰雪运动中心”为目标,着力普及冰雪运动。
32岁的武晶晶是来自北京的滑雪爱好者。她在崇礼买了一套酒店式公寓。武晶晶说:“在我们小区内,很多都是像我这样来自北京的候鸟族雪友。”
长城脚下的崇礼,因雪而变,独具魅力。对武晶晶来说,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滑雪条件好等因素让她对崇礼痴迷。她说:“孩子放寒假后,我们就来崇礼滑雪,住两个月,既滑雪又度假。”
武晶晶在崇礼的生活非常规律。每天早晨六点半起床,七点吃早餐,七点半到八点之间出发,八点半到雪场开始滑雪。上午滑六趟,下午滑五六趟,下午四点钟返回住处。
冬季持续滑雪让武晶晶尝到了甜头。武晶晶表示,“一个冬天,每天都是冰天雪地,有时候温度在零下二十多度,可是我和孩子从来都不感冒,在运动中身体素质越来越好。”
34岁的郭芳也是来自北京的滑雪候鸟族。在她看来,候鸟族的催生体现了中国人投资健身和精神爱好观念的转变。“以前大家都在拼命工作,不会享受生活。现在空气污染较重,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冰雪运动,尤其对经济和时间有条件的人们,能强身健体、抵御严寒、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郭芳说。
“希望崇礼在交通、城市建设等方面日趋完善,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武晶晶、郭芳等候鸟族对崇礼充满憧憬。
冰雪旅游迎来大爆发
国家旅游局1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春节假期前三天,河北冰雪旅游迎来大爆发,崇礼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增长27%,收入1.54亿元,增长29%。
游客的到来,受益的不只是滑雪场,还带动了周边的旅游产业。申冬奥成功后,崇礼的雪具店从2014年的二十来家涨到四五十家,登记注册的酒店也一口气突破3位数,街边还有大量餐馆、农家乐。
北京怀柔的小伙子张成伟今年36岁,在崇礼待了三四年,在这期间,他尝试了很多创业门道挣钱。“我做餐饮生意两年了,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崇礼餐饮市场,我踏遍崇礼各式饭店,如今,我的生意也逐渐好了起来,不过今年忙到除夕我都不能和家人团聚,但是想着能给家人多带回些钱,也是知足了。”
崇礼自然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超过50%,夏季平均气温仅为19℃,景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达1万个/cm3,是天然的生态氧吧。近年来,崇礼把生态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将旅游业确定为立县之本,以打造“中国冬季冰雪运动中心”和“世界知名旅游胜地”为平台,规划建设“一中心、八组团”的旅游服务核心区。
统计显示,崇礼12.6万人口中,有近2万人从事滑雪及旅游相关产业。而就在1月底,张家口市调整行政区划,崇礼“由县变区”,正式成为张家口市区的一部分。借着冬奥带动的冰雪热,这个小城正走上一段新的发展历程。
赞赏